第(3/3)頁 一開始懼怕尼克斯的歐洲魔術師在羅杰的帶領下,已經完全放開了手腳。 “如果他們對你做什么的話,我會和他們拼了?!? 這個在公牛隊真正稱得上是羅杰朋友的人,他說到做到。 哈珀糟糕的回歸表現讓萊利唾棄,并發誓要練他練得更狠。 這位紐約教父不得不再次啟用上一場被羅杰打爆了的控衛格雷格.安東尼。 結果格雷格.安東尼更是拿出了戰犯級別的表現,他出場短短15分鐘就出現了4次失誤,讓羅杰連續進球。 史蒂夫.瓊斯都打趣道:“帕特估計真沒想到他居然還有下降的空間?!? 好吧,萊利又再換赫伯特.戴維斯,這個神奇的后衛上一場剛剛讓尼克斯死里逃生。實在防不住,對攻也行啊。 結果因為跟防羅杰耗費了太多精力,上一場殺死比賽的赫伯特.戴維斯,今天在25分鐘的出場時間里只拿了1分,7投0中! 幸運果然沒有再眷顧尼克斯。 萊利實在找不到能防羅杰的人了,斯塔克斯?尼克斯還需要他的外線火力,所以萊利不敢拿他直接去防守羅杰。 看著換了一圈依然找不到合適的后衛人選,解說席上的邁克.布林一語中的:“一年級,18歲的羅杰,打爆了紐約的整條后衛線!” 帕特.萊利開始理解《芝加哥論壇報》的那句話:新的噩夢,即將籠罩紐約。 最終,羅杰今天又刷新了系列賽得分記錄,轟下36分。 他幾乎沒怎么休息,當菲爾.杰克遜第三節想讓羅杰按照常規輪轉時間去休息時,羅杰只回了一句:“今天我們必須拿下勝利!” 2比3落后,羅杰確實必須拿下勝利,他也做到了。 公牛在羅杰完美的發揮之下以93比80保衛了主場,不管尼克斯想不想,他們都將連續第二輪陷入搶七大戰的泥潭之中! 邁克.布林在比賽結束后用了一大段話來表達自己對羅杰的贊賞: “讓我來告訴你們一些不太容易察覺的數據吧,羅杰是本賽季唯一一個能在尼克斯頭上連續三場拿下30+得分的球員,就連上賽季的邁克爾.喬丹都沒能做到!14號的年輕公牛,角上已沾滿鮮血!” 羅杰在新聞發布會上沒有多廢話:“我之前說過,我會抱著東部冠軍獎杯回家,我們現在不過是按計劃進行?!? 這個歷史中,羅杰算是替掉了BJ.阿姆斯特朗和霍勒斯.格蘭特兩大主力,所以公牛的陣容并不是單純地多出了一個羅杰。如果是在94公牛的原陣容上加一個羅杰,這一輪系列賽甚至都不用打到搶七。 原歷史里的94公牛就是在搶七中輸給了尼克斯,但羅杰相信,自己能打出不一樣的結局。 因為萊利的反應不會騙人,他已經是強弩之末,他拿自己沒有辦法! G4被揍得落花流水,G5靠著爭議性判罰才拿下勝利,G6又被胖揍一頓。 尼克斯隊近三場比賽的掙扎表現,讓紐約球迷很不安心。 也讓帕特.萊利很不安心。 事實上G5贏球時,萊利就已經很不安心了。今天G6的失敗,更是直接讓萊利發狂。 “教練,你覺得今晚輸球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最大的原因是公牛比我們多拿了13分。” “下一場你會派誰去防守羅杰呢?” “我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 “不打算回答,還是回答不出來?你今天用了幾乎所有能用的人去限制羅杰,但他挨個踢爆了所有人的屁股?!? “我對此沒什么可說的。”萊利滿臉不悅,他在用自己的表情提醒這群該死的記者,別再問這種問題了。 但記者們有時候就喜歡看對方教練一臉窘迫的模樣,于是,提問繼續。 “羅杰說,他會讓你為常規賽時說過的那些話而懺悔,伱覺得呢?” “我覺得你們最好換個話題,不要再提那個名字了。” 記者沒聽他的:“第七場你要怎么限制羅杰?” “媽的,該死!”萊利用力捶打了一下桌面,這個常規賽面對公牛時風光無比的教練,這個自負地說出“我歡迎他來找我復仇”的教練,現在卻被羅杰的名字逼得灰頭土臉。 “我說了,我不想回答關于羅杰的任何問題!”萊利已經不敢再說那些輕視人的話了,但他又不想夸贊羅杰,所以他只能拒絕回答。 “好吧帕特,最后一個問題?!? “是關于羅杰的嗎?” “不算是?!? “問吧。” “你承認嗎?沒有MJ的公牛依然強大?!? “行,行吧,我承認,我承認羅杰的公牛也很強大!但還是有區別,沒有MJ的芝加哥公牛,過不了這一次的搶七!” 說罷,萊利扔下話筒,結束了這讓他失態的新聞發布會。 接下來,他居然要和一個由高中生新秀以及一個懦夫領銜的球隊打搶七了。 這真是奇恥大辱!—— 賈森.基德、格蘭特.希爾、格倫.羅賓遜,誰會是下一個狀元?——《體育畫報》。 雖然帕特.威廉姆斯說球隊絕不可能交易克里斯.韋伯,但這肯定只是他坐地起價的手段而已。事實上我們有理由相信,魔術對克里斯.韋伯的交易持開放態度。——《奧蘭多哨兵報》。 我為我現在的歸屬感到高興,我是伯明翰男爵隊的一員。但我確實在關注NBA的比賽,畢竟,我還是一個球迷?!~克爾.喬丹接受ESPN采訪。 不要抱有任何幻想,麥迪遜廣場花園不是那種混小子撒野的地方!——《紐約時報》。 羅杰會在搶七大戰中徹底摧毀麥迪遜廣場花園,紐約球迷覺得,麥迪遜廣場不是他撒野的地方。不,羅杰想在麥迪遜廣場花園干什么都可以,他想在哪里撒野就在哪里撒野,他就是那樣的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前鋒安德雷.帕特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