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記者們都離開后,勒布朗.詹姆斯坐在自己的更衣柜前一言不發。 對他而言,羅杰那一巴掌比此前遇到的任何事情都更恥辱。 扇耳光和打架完全不一樣。 打架一般發生在兩個地位平等的人之間,無論輸贏,那都是一次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平等競爭。 人們總嘲笑沙克和科比的打架水平,但沒人說他倆是慫貨,是娘炮,因為他們是在正常的打斗中敗下陣來。 而掌摑,往往發生在地位更高的人與地位更低的人之間。除了肉體上的傷害外,還存在嚴重的精神羞辱。 這就是為什么一些帶有抖M傾向的藝術電影存在大量掌摑的鏡頭,而不是普通的拳打腳踢。 在NBA,沙奎爾.奧尼爾是最喜歡扇隊友耳光的人,因為他深知一記耳光對男人的羞辱性有多強。 他曾在更衣室掌摑了克里斯.韋伯,而這也成為了魔術隊用韋伯交易得到羅杰的導火索。更多的人認為,這是克里斯.韋伯整個職業生涯都在關鍵時刻缺乏自信的根源,因為他被鯊魚這個地位更高的人在心理上“壓制”了。此后在季后賽里,他遇見別的球星總是會不自信,會下意識的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這之后,鯊魚又在野球場上掌摑了第一次試圖挑戰自己地位的科比.布萊恩特。 鯊魚的這兩次掌摑行為其實都在宣誓同一件事情:記住,老子才是老大! 如果鯊魚直接一拳打在他們臉上,可能還達不到這種宣誓地位的效果。 羅杰也干過這事兒,但不是對隊友,而是對帕特.萊利。 細心的人都能看得出,羅杰和帕特.萊利的恩怨情仇基本也都在那場比賽后終結。自那以后,羅杰和帕特.萊利之間的糾葛就變少了。那一耳光扇飛了帕特.萊利的體面,也正式確立了兩人的地位。 而現在,羅杰用這種強勢的方式羞辱了勒布朗.詹姆斯。 這是羅杰對自己地位的宣誓,也是對23號的壓制。 很多人都說羅杰變了,他不再是那個進隊第一周就暴揍斯科特.皮蓬,新秀賽季就打斷邁克爾.喬丹眼眶骨的愣頭青。 但羅杰在某些方面也從未改變,他還是那個不容侵犯,能動手絕不會和你多廢話的家伙。 羅杰不會沖裁判抱怨,不會在媒體面前發牢騷,更不會坐下來和你講道理。 如果你觸碰到了他的底線,他就會用最直接的方式回應你。 想起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扇耳光,詹姆斯的拳頭就不禁捏緊。他不是第一個,但比帕特.萊利更恥辱的是,羅杰扇帕特.萊利時好歹是偽裝成救球時不小心的觸碰。但扇詹姆斯,羅杰毫不掩飾,比多年后的威爾.史密斯還干脆。 更糟糕的地方在于,即使被掌摑,輿論也并不會站在勒布朗.詹姆斯那邊。 在耐克時代,他們可以沒收不利于LBJ的錄像,或者對不利于他的事情進行冷處理。 但這個時間線里,耐克的影響力極其有限。 他們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掩蓋LBJ的罪行。 再加上銳步啟動強大的宣傳機器,勒布朗.詹姆斯推羅杰的行為將被整個世界所唾棄。 球迷們喜歡看對抗,這也是大多數競技體育運動的精華所在。 但凡是商業價值足夠高的運動,大多都有極強的對抗性。 可無聊什么運動,球迷們幾乎一致討厭奔著故意傷害對手而去的那種對抗。 綜合格斗比賽中你可以肆意擊打你的對手,但故意戳眼的行為卻令人不齒。 籃球比賽里對抗得足夠兇狠的人會受球迷愛戴,但耍陰招傷人的行為卻被鄙夷。 勒布朗.詹姆斯不但被打了一耳光,還成了一個得不到任何人同情的反派。 并且這一次,就連一些克利夫蘭的媒體也不再支持他。剛剛接受采訪的時候,詹姆斯已經被好幾個克利夫蘭當地媒體質問了一些很尖銳的問題。 畢竟,他沒能兌現自己的承諾。他又一次輸給了羅杰的勇士,還是一支沒有阿瑪雷.斯塔德邁爾的勇士。 想起這些糟糕的事情,勒布朗.詹姆斯就無比痛苦,他從9勝1負的光芒中瞬間墜入黑暗。 他非常無助,他的職業生涯看上去毫無希望。 過去兩個賽季,他擁有一個完美的借口——克利夫蘭騎士隊的陣容太過平庸。 這是客觀事實,騎士隊的天賦從來算不上好。 可這個賽季,再用陣容當作借口顯然就說不通了。 騎士隊的陣容絕對比大多數隊伍的天賦更好,他們的防守是全聯盟的噩夢。 詹姆斯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夏天,當球隊引進AK47和拉里.休斯時,他就想過一件事:如果在擁有出色隊友的情況下我依然失敗了,那該怎么解釋? 他無法解釋。 他只能默默承受著輸球的代價。 備受打擊的23號獨自坐在更衣室內,直到很晚才起身想要回家。 但在球員通道內,他卻遇到一個不速之客,一個他現在最不想看到的人,那個導致他落得這步田地的罪魁禍首。 詹姆斯對面,羅杰的臉上也寫滿了意外,他沒想到會在這里遇見那個被自己掌摑的家伙。 因為今晚發生的事情實在太炸裂,所以新聞發布會后進行的時間比較長。 羅杰洗過澡后讓球隊大巴先行回酒店,然后自己留下又接受了《體育畫報》的專訪,所以出來得晚了一些。 誰能想到,他居然和詹姆斯同時走出了更衣室,并在即將抵達地下停車場時相遇。 這簡直比一個經驗豐富的職業賽車手拐出維修站時不小心蹭到墻的概率還低。 在發生那么多事情后,此刻的相遇注定不會以沉默收尾。 勒布朗.詹姆斯停下腳步,直視羅杰的眼睛,像是在興師問罪:“那實在太過分了,羅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