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446:沒有希望,只有災難(求月票!)-《冠軍信條》


    第(1/3)頁

    1992年,保羅.加索爾12歲。

    他是個體弱多病的孩子,雖然有著遠超同齡人的身高,但弱不禁風,三天兩頭就往醫院跑。

    為此,他的父母送他去打籃球,目的是強身健體。為什么偏偏是籃球而不是歐洲流行的足球?因為他的父母在當醫生之前,都是西班牙的職業籃球運動員。

    保羅.加索爾一開始并沒有把籃球當作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對他而言那只是一種游戲,他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像父母那樣穿上白大褂救死扶傷。

    但那一年,巴薩羅那奧運會改變了這個12歲少年的理想。

    他在巴塞羅那見證那群嚼著口香糖,穿著炫酷籃球鞋,號稱夢之隊的家伙們輕描淡寫的以122比81的比分血洗了西班牙隊,血洗了世界籃球,幾乎以玩樂的姿態拿到了奧運冠軍。

    那行云流水的快攻推進,暴力的扣籃和震撼人心的防守,都給加索爾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他第一次知道,籃球原來還能這么打。

    看著邁克爾.喬丹肩披星條旗站上領獎臺,保羅.加索爾的內心埋下了火種。

    他想打籃球,他想去美國,去NBA,夢想著在那個水準上打球,和精英中的精英較量,在那里變得強大,然后像夢之隊9號(喬丹)一樣在場上叱咤風云,穿著自己國家的隊服,披上自己國家的國旗站上領獎臺!

    學醫救不了西班牙!

    當然,年少的保羅.加索爾完全不知道,喬丹披國旗上領獎臺并不是因為愛國和榮耀感,他只是想遮擋掉身上銳步品牌的Logo——當時銳步是夢一隊的贊助商。

    但這就是明星效應,他們的任何作為都會被刻意美化,他們的存在會為人們帶來希望。

    一年后,一件更振奮人心的事情給予了保羅.加索爾更大的希望——羅杰,一個在美國高中打球的中國籍球員在首輪第四順位被芝加哥公牛選中。

    在此之前,國際球員兩大先鋒,德拉岑.彼得洛維奇的選秀順位是第三輪第13順位,阿維達斯.薩博尼斯首輪第24順位。

    羅杰,首輪第四順位。

    你不難想象這是多么可怕的成就,不難想象這對加索爾的沖擊有多大。

    羅杰的選秀順位和前兩位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當然,光選秀順位高沒用。薩姆.鮑維在1984年的第二順位被選擇,可沒人認為他比第三的喬丹、第五的巴克利或者第十六的斯托克頓更強。

    在此之前,白人歐洲球員和亞洲球員在NBA大多都沒有太好的發展。亞裔球員在NBA不是沒有過,但幾乎是小透明,歐洲唯一擁有全明星水準的德拉岑.彼得洛維奇還英年早逝,羅杰在NBA的生存難度之大可曉而知。

    可羅杰干了什么呢?他近乎從進入聯盟的第一天起就成了個超級巨星,他新秀賽季的表現已經讓無數媒體感慨“三年后沒人是他的對手”,他新秀賽季起就展示出了一部分威爾特.張伯倫的統治力,這種統治力在模特界的體現尤為明顯。

    羅杰的出現讓保羅.加索爾的希望不再虛無縹緲,事實證明國際球員在NBA是有生存空間的,而且還能生存得很好。

    然后,他經歷了堪稱夢幻的90年代。

    那個在第四順位被公牛隊選中的家伙不僅僅在NBA生存,不僅僅成了全明星,還把那個在1992年的巴塞羅那無所不能的邁克爾.喬丹直接打得滾出了這個聯盟!

    不過,加索爾雖然視羅杰為希望,但無法真正視他為偶像。因為同樣作為籃球運動員,他和羅杰的打球風格差異實在太大。一般情況下,一個籃球運動員都會更崇拜自己能夠模仿的人。

    所以加索爾真正崇拜的球員是蒂姆.鄧肯,一個安靜的、謙遜的、學識淵博的、技術全面的大個子,他還未進聯盟就已經遭到哄搶,職業生涯第二年就拿到冠軍。

    那時候他就幻想著在馬刺隊打球,和鄧肯一起打球,成為他身邊的大衛.羅賓遜。

    此時此刻,保羅.加索爾愿望成真。

    他穿著圣安東尼奧的黑色“鎧甲”,他身旁是那個無敵的蒂姆.鄧肯。

    雖然這個鄧肯和加索爾幻想中的相差甚遠,他逗比、不正經、并不沉默寡言,還致人脫發。

    可他確實很強,保羅.加索爾堅信他們能有一番作為。

    但他們偏偏遇到了羅杰。

    曾經,羅杰是保羅.加索爾奮斗的希望。

    可直到現在他才深刻的意識到,羅杰帶來的從來不是什么希望,而是災難。

    災難正在圣安東尼奧降臨。

    格雷格.波波維奇很無奈,加索爾和鄧肯的雙塔確實很強,勇士隊的內線幾乎快被打爛。

    可問題是,勇士的進攻效率更高。

    因為斯波堅持使用小陣容,所以馬刺隊的防守總是顧此失彼。

    無論是羅杰的中遠距離投籃還是勇士隊其他人的三分,都讓馬刺雙塔的進攻黯然失色。

    而羅杰對“自己出手”和“傳球給隊友”的選擇永遠不會出錯。

    你基本看不到他在該攻的時候傳,或者該傳的時候攻。

    艾爾.邁克爾斯如此評價:“這個聯盟中有很多球員都有著不錯的職業生涯,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如何選擇投籃,不知道場上到底在發生著什么,需要什么。羅杰就是那種特殊的球員,有著非常敏銳的嗅覺,他知道球場上的一切和取勝之匙,他有能力用各種方式去贏得比賽。防守、籃板、一次投籃或是一次組織,上帝,他是完美的!”

    其實經驗豐富的球員都這樣,就好像勒布朗.詹姆斯在40歲時總能輕車熟路的把球傳出去并讓隊友在接到球的瞬間時間剛好歸零,絕不多浪費一秒,絕不給隊友甩回來的機會。

    這就是經驗的作用。

    中場休息時,波波維奇面臨著艱難抉擇。

    他要么撤掉雙塔,和勇士一起打小陣容,以換取更好的換防彈性。

    他要么繼續死磕內線,看看是羅杰殺死比賽還是馬刺在低位殺死比賽。

    波波維奇選擇了后者。

    因為馬刺隊現在在四號位上并沒有太好的選擇,羅伯特.霍里?他的協防早已不像十年前那樣迅捷。

    把布魯斯.鮑文推向四號位,讓吉諾比利首發?那樣球隊的外線防守會徹底變成災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