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層一層往飯桶里嵌進竹篾隔層,鏡頭適時給了飯桶內部構造的特寫鏡頭,頓時引來驚嘆聲。 桶內壁每隔半指寬的距離,就有凸出來的木卡槽,而這也恰好解釋了為何木桶外有一排從上往下排布的木釘鉚。 另一位女主持渡邊由紀上前,遞過去話筒:“夏主廚,能介紹一下您所用的炊具嗎?” “炊具?沒問題。” 夏羽剛好裝完竹篾,正打算合上木蓋子,聞言拍了拍桶壁,神情自若地道:“這東西,是中華沿用至今的古代炊具,如今川、滇、黔多個地區(qū)仍然廣泛使用。它只是外部像木桶,實際內部構造多用竹篾……” 說著,上前一步,輕松抱起一人高的沉重木桶,并示意鏡頭跟拍。 于是木桶底部的情況,展現(xiàn)在畫面中。 一層鏤空竹篾就是底板。 “當然,這東西我自己改良了,是我個人為「星米」特制的炊具,和傳統(tǒng)飯甑都許多不同之處,大家知道是個什么情況就行。” 聳了聳肩,把已合上蓋子的木桶,搬到石頭疙瘩灶爐上。 爐子早已架上一口大鐵鍋,木桶就擺在鐵鍋中,如同擺放蒸籠那樣。 然后,加水! “因為是隔水蒸米飯,水面一定不能接觸到最底層的竹篾……”夏羽一面提桶向鐵鍋注水,一面解釋。 “可是,這樣的話,上升的蒸汽不會將竹篾孔洞中的米粒頂開嗎?” 渡邊由紀精明的提出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好!” 夏羽見水位線差不多,把捅放下,回目視鏡頭道:“這就是我要掌控的變量了!” “工具,畢竟只是工具。” “廚師千萬不能幻想靠工具解決一切,由工具代替廚藝烹調菜品。”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