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65章 曲終人不散-《超神級學霸》


    第(1/3)頁

    是的,也許多年后,大家已經不記得2026年這場在西林舉辦的數學界盛會,但一定會記得在這一年的某次會議上,他們的人工智能豆豆把他們沒事來一局的游戲融入其中,硬控了他們半小時,并帶給了他們許多快樂的談資。

    當終于到了預定時間,到了酒店會議正式開始時,現場的音樂也停了下來。

    場上也開始安靜,接下來是歡迎致辭的時間。由大會組織者代表,國際數學聯盟主席先發言,然后再由今天特別邀請來的西林市市長做歡迎致辭,然后才正式進入今天大會的重頭戲之一——頒獎儀式。

    四年一度的世界數學家大會可不止是頒發菲爾茲獎,還要頒發奈望林納獎、克萊獎跟陳審身獎,當然重頭戲還是菲爾茲獎。這大概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對年齡卡的極死的科學類獎項。

    其他諸如克拉福德獎的某些學科、麥克阿瑟獎、洛倫茲獎章等等,要么之前有年齡限制,目前已經不再嚴格執行,要么只是稍微有些偏向性,并沒有嚴格的規章。

    所以菲爾茲獎是唯一一個只要過了四十歲,就跟這個獎項無緣的大獎,同時菲爾茲獎還有一次性頒發原則。

    以上種種也讓菲爾茲獎雖然獎金不高,只有1.5萬加元,跟諾獎完全沒法比,但依然是這個世界最重量級的數學大獎,沒有之一。

    當然對于學術界沒到四十歲的年輕人來說,能拿到這個獎項,也就不需要在乎那點獎金了。

    基本上能拿到菲爾茲獎的數學家,都不會缺錢。全世界頂級的高校,研究院,各種終身職位可以隨便選。想要研究什么項目,自然會有人主動把錢送來。

    至于那些拒絕領獎的,自然另當別論了。也許日子過的清苦了些,但勝在更為純粹。不過這也是數學家的個人選擇而已,哪天真缺錢了,想要復出,自然有大把的高校歡迎。

    任何人把某件事做到頂尖,都能享受到一些常人無法擁有的待遇。

    只是要進行頒獎典禮,需要先聽領導的發言致辭。

    這種大型會議,一般致辭都是比較長的,且絕大多數人,尤其是正在觀看直播的觀眾人,對這種發言是最沒興趣的。

    這也是跟有為集團產品發布會不一樣的東西。

    前者大都是一些套話,可以寫得花團錦簇,但一般來說沒什么重要的信息,后者不一樣,是真要拿出切實的數據出來。

    但今天的大會開幕式注定不同,為了最大程度的讓更多人見證一些東西,包括大會組委會主席在內所有人的演講稿都是豆豆準備的,而且早就商量過了,一個字都不用改那種。

    用華夏的話說,這叫客隨主便。

    說實話,主席皮埃爾-路易·利翁看到豆豆提供的演講稿時,也樂了半晌,從業這么多年,還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簡短的開幕式致辭。

    不過說實話,挺對他的胃口。

    有時候他也不想廢話太多,但坐在這個位置上,一些發言如果不夠長,會顯得他所代表的國際數學聯盟對于一些東西不夠重視。這次既然是人工智能準備的發言稿,自然就不需要有這種憂心了。

    不是我不想多講幾句,電腦就給了我這么幾句話,我也很為難啊!

    “尊敬的各位同仁、嘉賓跟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參加本屆世界數學家大會。眾所周知,數學是探索真理的鑰匙,為了能騰出更多的時間,讓我們的數學家們能夠在本次會議上探索真理,我就不多說了。

    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希望大家能充分的進行交流,同時收獲友誼,啟迪未來,謝謝大家!讓我們共同開啟這場智慧的盛宴吧。”

    是的,組委會主席致辭就這么幾句。

    臺下的數學家們還沒反應過來,皮埃爾-路易·利翁已經站了起來,開始向臺下鞠躬致意。

    實際上不止是現場的數學家沒反應過來,看直播的觀眾們都沒反應過來——還沒來得及點退出,他們本以為長到鬧心的環節就結束一半了?原來世界數學家大會的開幕式致辭是可以這么簡潔的?

    是的,大家都沒來得及點退出直播間,第二位發言嘉賓西林的大佬拿起了話筒,這位甚至連發言稿都沒拿。

    “我們的人工智能主持人給我的演講稿,只有兩句話,智慧華夏,智慧西林會永遠歡迎大家,我們將會一直為世界所有數學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也再次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預祝所有數學家們都能收獲滿滿。謝謝。”

    ……

    “現在我很榮幸的宣布,本次會議進入第二項議程,頒獎典禮正式開始!頒獎典禮是我們大會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這里,我們將表彰那些在數學領域中做出卓越貢獻的杰出學者。

    通過他們的不懈努力與創新,數學科學得以不斷進步,新的理論與方法得以誕生,他們是我們這一領域的驕傲和榜樣。首先要宣布的本年度第一位菲爾茲獎獲得者,年輕數學家,新一代數學界領軍人物——喬澤。”

    什么叫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這就是了。

    大會才剛開始,第一步的致辭環節就已經結束,首次在學術大會中使用的人工智能主持人豆豆就迫不及待的念出了喬澤的名字。

    其實豆豆也覺得很憋屈,不是它有多看重菲爾茲獎,只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華夏能跟這種世界性質學術大獎媲美的只有一個喬澤自然科學獎。

    但這個獎項是由喬澤發起的,本人自然不會去評獎的。至于諾貝爾獎喬澤第一次都已經拒領了,雖然以他的年紀還可能拿好幾次,不過第一次都懶得去拿獎牌,之后肯定更不會要了。

    所以最具有紀念價值大概就是這次菲爾茲獎了。

    華夏價值觀主打一個百善孝為先。所以豆豆當然要把今天這場大會的頒獎儀式搞得熱熱鬧鬧……

    對此喬澤其實也挺無奈的。

    以他的性子本就不太在乎拿不拿獎,露不露臉這種事情,而且這段時間他的心態其實很超脫,沒有做太多的研究性工作,除了思考一些哲學問題外,也一直在考慮未來該做點什么。

    繼續做理論研究當然可以。

    喬澤甚至覺得他的確能夠推進數學再向前發展一步。但問題在于,一旦著手于實際應用就會發現,理論太過超前其實并不是好事,科技水平根本無法驗證那些預測。

    這就走上愛德華·威騰的那條老路。

    m理論設計的也很精巧,否則這位大佬也拿不到菲爾茲獎,但理論在無懈可擊,不能驗證就是不能驗證。畢竟物理跟數學不一樣,不是證明過程無懈可擊就能被承認的,沒有實驗室結果,就沒法被肯定。

    這也是愛德華·威騰一位物理學家拿了菲爾茲獎三十多年,弦理論依然沒有成為主流理論,他的物理學獎還得靠喬澤才能拿到的根本原因。

    現代的科技水平無法驗證,意味著如果是錯誤的,一輩子的研究心血在未來某天可能變得一文不值。

    普朗克尺度之下不停震動的弦,也許有著驚心動魄的美麗,讓人欲罷不能,但也可能就是個美麗的陷阱而已。

    現在喬澤的情況也差不多。

    他可以把理論設計得無比精巧,能把證明過程論證得無懈可擊,甚至能在超算中得到驗證,但對不起,目前實驗室根本沒可能進行驗證。

    能夠在他的理論指導下,觀測到跟現在通用宇宙模型有出入的星系基本已經是極限了。還想驗證更多的東西,無異于癡心妄想。

    正如他之前說的那樣,首先得征服了月球,人類文明才算有了去研究太陽系的資格。

    當然這里的征服月球可不止是上去轉一圈回來就完了。

    而是要建立一條甚至多條穩定的地月航道,并在月球上有常駐的基地,再然后需要將月球改造成一顆能夠讓普通人都上去度假的地外跳板星球,讓月球真正實現超大衛星的所有功能。

    然后按部就班的一顆顆行星探索下去,直到讓太陽系對人類文明沒有秘密。

    只有地球科技到達了這一步,才可能去驗證他腦子里那些精巧復雜的理論。曾經還是年少輕狂了些,把這個宇宙所有的一切想得太過簡單了些。

    好消息是根據豆豆的計算,有了材料模型的加持,以及現階段航空航天技術水平,只要有清晰的方向,預計十年就能完成起碼一條穩定地月通道的建設,三十年就能建成一個大規模的地月基地跟一個大型月球港。

    當然三十年時間除了這些之外,只要資源調配沒問題,還能設計出足以適應在太陽系內航行的太空艦。

    也就是說等到喬澤五十來歲的時候,人類就可以正式進入太陽系領域,不再是龜縮在地球上的一個單星球文明。也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人類的科技才有那么點可能驗證現在喬澤提出的一系列理論。

    而且想要三十年完成這一壯舉,還有個前提,那就是之前在京城,東大西大簽訂的協議得履行。

    換句話說,起碼得保證地球上不進入大規模內耗的狀態,全球資源調配得如臂指使。所以必須把一些精力放在這件事情上。這就要求跟深海無人集群類似的項目還要繼續發展下去。

    總結一下,現在喬澤需要思考的選擇是,繼續不管不顧的推進理論研究,甭管對不對,反正出了成果就按部就班的發布,驗證的事情交給下一代人。

    又或者干脆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挖掘現有理論,想辦法去實現一些事情。

    昨晚,被小蘇同學叫著不停試衣服的時候,喬澤有了決斷,決定選擇——后者。

    畢竟未來幾十年都活在自以為是的世界里,直接到最后進入墳墓那天都無法驗證,喬澤覺得還是太過無趣了些。

    他對于地球上的風景沒什么興趣,但三十年后他才五十二歲,身體應該可以支持他坐飛船,走出地球去近距離接觸其他星球,看看那些外星的風景,跟他腦子里的構想有什么不同。

    所以有沒有人看他拿獎,甚至拿不拿獎都不重要。

    喬澤想要的是一艘性能足夠好且足夠安全的飛船,以及能夠保證星際通行自由的港口。

    想要這些,別說1.5萬加元辦不到,1.5萬億加元大概都不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