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倒是斯黛茜和克萊爾還是黏糊在一塊兒,跑去拍克萊爾新歌的MV了。 這拍攝地點距離紐約也不太遠,就在賓夕法尼亞的一個湖邊廢棄小鎮。 紐約開車一路向西,橫穿新澤西州,四五小時內就能抵達那個廢棄小鎮。 路克隨口問了兩句,克萊爾說她的新歌的氣質比較獨特,MV就選擇了一個符合這種特質的地方。 聽過克萊爾的新歌,他忍不住吐槽:“你這是要轉行兒歌?還是黑暗風的?” 克萊爾聳聳肩:“我喜歡啊,它真的挺有意思。而且……” 路克感受到她眼神里的古怪之意:“直接說,還怕我揍你么?” 克萊爾嘿嘿:“而且,之前你給我的那兩首歌確實超級火,但現在一堆人都罵我只會唱口水歌騙錢,所以這次玩點有深度的兒歌?” 路克翻了個白眼,一個暴栗彈她腦門上:“怎么?口水歌賺的錢它不香么!你這衣服鞋子、香水絲巾、首飾手表不都靠唱口水歌來的。” 文娛產品就是如此。 口水歌就和網文里的小白文類似,簡單通俗容易上口或者上頭。 非要給其注入內涵,那就搞笑了。 娛樂產品首先它的基本目的就是娛樂,寓教于樂那是大師和教育家的事,普通的歌手和作者怎么可能做到兩者兼備。 兩者兼得難度高,自然就要取舍。 想深度就別想著賣錢,能賣錢的永遠是最大眾也最小白的作品。 無論是一個訂閱幾分錢的網文,還是一首歌抽個幾十美分的英文口水歌,歸根結底還是要走量。 叫好不叫座的事,可以留給大師去做,反正他們不差錢。 不過路克也就隨便吐槽幾句,克萊爾想玩點“有內涵”的糊弄那些腦缺評論家,也沒什么錯。 這些家伙不靠這些說事,那不就等于廢物了么。 況且評論家之類的人,一樣要靠關注度恰飯。 再有水平的評論家,沒人看他評論那就等于他沒評論。 從這一點上來說,評論家并不比口水歌歌手高貴。 只不過評論家噴人恰飯時,面子上還得裝出一副“我特么是為了藝術而噴你的”姿態罷了。 (第3更正在碼)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