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創世紀演算到一定階段,路克會把成果分拆出來,交給新希望研究所去實驗驗證。 如今研究所里也有二百多個研究員。 路克給他們發高額薪水,就是讓這些人努力當好科研民工,幫忙完成部分實驗的。 至于那些不安分,老想自己搞小發明小創造的人,則定期剝離出來。 志大才疏,純屬沒有自知之明的就辭退,這種“大才”還是去坑其他投資人。 路某人的錢也是辛辛苦苦賺來的,可填不滿這些無底洞。 確有真才實學,奇思妙想的,則成立單獨的研究小組。 出了一定成果,路克會視情況將這些人留下,或打包給其它公司——后者占據絕大部分。 誰讓科研是這個世界上燒錢最快的行當呢!而且特么是合法的。 他再有錢,也不可能全面開花。 這一點上,敗家子托尼都不例外。 拿個幾億美刀拍個電視劇電影就算手筆驚人,放到科研上那最多是灑灑水。 真正的頂尖科技,動輒十年八年,幾億幾十億地扔錢進去燒,而大多數項目都未必有收獲。 即便有收獲,也未必能等到回本的那一天。 像托尼的戰甲技術幸虧是路克“學了”。 只有他這種堅守道德底線的五好青年,才會一直給大少回饋好處。 否則大少那戰甲想回本是不可能的,幾輩子都不可能回本。 另一方面,新希望研究所這兩年穩步發展,也漸漸有了名氣。 雖然搞科研的大多數項目都要撲街,但只要有那么點真材實料的成果,資本也不吝追捧。 隨著倒騰出去的燒錢項目逐漸增多,失敗的自然無人關注,成功的幾個案例卻讓幾家公司賺了不少。 有資本的追捧,名氣就會變大。 名頭變大,對科研人員的吸引力也會變大。 如今新希望研究所在美國也是有點名頭的高科技研發公司,吸納人才也不像以往那么沒牌面。 比如阿德里安那一伙人,大部分人都接到了邀請,加入并成為了一個單獨的研究小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