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夜幕低垂,閩地某個漁港小鎮被一層淡淡的月光輕柔地包裹著,顯得格外寧靜而祥和。 小鎮的政府辦事大廳內燈火通明,與外面的靜謐形成鮮明對比。 大廳里,一群剛從海浪中歸來的漁民,帶著滿身的海水咸味和一臉的不可思議,急匆匆地聚集在一起。 他們的談話聲此起彼伏,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你相信嗎?那人身騎虎鯨,就像騎馬一樣自在!”一位年長的漁民激動地說,他的眼神里閃爍著奇異的光芒,仿佛還在回味那一刻的震撼。 “虎鯨背上的人穿著古怪,而且還面帶微笑的從我們船邊悠然經過,我敢發誓那絕對不是普通人!”另一位年輕的漁民補充道,語氣里既有驚異也有敬畏。 雖然他看到的那個人戴著面具,但是此刻他覺得自己看到了那個人在笑。 辦事大廳的工作人員,面對這群激動不已的漁民,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但很快調整狀態,以專業和耐心的態度開始詢問詳情。 他們記錄著每一個細節,盡管內心或許同樣感到不可思議,但表面上依舊保持著冷靜和客觀。 面對這樣不尋常的報告,政府工作人員的反應體現了他們的職業素養——即便面對難以置信的情況,也依然保持理性,遵循既定程序處理。 “請各位詳細描述一下那位‘奇男子’的特征,還有當時的具體位置和時間。”工作人員一邊詢問,一邊認真記錄,還不忘提醒漁民們是否有任何可以作為證據的物品或影像資料。 只不過面對這樣的問題。 他們雖然能勉強說出時間地點,卻根本拿不出什么證據。 畢竟當時大家都看呆了,也沒人拿出手機拍照錄像。 等有人想起來的時候,虎鯨與人已經又潛入水底看不見了,只有一些拍攝了水面波紋還沒徹底散去的影像。 幾位漁民分享了他們后來匆忙拍下的視頻片段。 畫面中除了泛著夕陽光輝的波光粼粼的海面,和偶爾因風拂過而激起的小小浪花外,確實沒有更多實質性的內容。 那些微動的水面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剛才那不可思議的一幕,卻又因為缺乏直接證據而顯得模糊不清,如同夢境一般難以捉摸。 政府工作人員收下了這些影像資料,盡管它們無法直接證明漁民們口中那神奇的遭遇。 但至少是對這一事件的一個記錄,工作人員并沒有表現出失望或是懷疑,反而更加細致地開始詢問具體細節。 試圖從這些生動的敘述中尋找一絲線索或合理性解釋。 他們深知,對于漁民來說大海是他們的生計,也是他們的信仰。 每一次出海都可能遭遇不可預知的奇遇,無論科學與否,這些經歷都是真實的情感體驗。 “請您詳細描述一下那位奇男子的衣著,有沒有什么特別的標志或者是飾品?”一位工作人員溫和地問道,筆尖在紙上飛快地記錄,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他騎乘的虎鯨,大小如何?顏色有什么特別之處嗎?”另一名工作人員加入進來,試圖通過這些具體的描述來判斷是否有可能是某種罕見的海洋生物被誤認為是神話中的景象。 漁民們一一回憶,有的說那人身著流光溢彩的衣物,仿佛與海水融為一體;有的則強調虎鯨巨大無比,背鰭如刀鋒般鋒利,全身閃耀著銀藍色的光澤,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顯然,過于沖擊的畫面讓他們各自的記憶,因為劇烈的情緒波動而變得有些不一樣。 明明沒穿衣服裸奔的陳云,在他們的口中好像也是穿的流光溢彩,就像是神話傳說中的存在。 他們的話語中顯然充滿了敬畏與驚嘆,而工作人員則是一邊傾聽,一邊在心里默默分析。 “您提到他面帶微笑,有沒有可能是在進行某種極限運動,比如潛水或是使用特殊裝備進行海洋探索呢?”工作人員嘗試提出一些現實可能的假設,希望能為這次奇遇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漁民們面面相覷,全都搖了搖頭堅持自己的所見非同尋常。 “不,不可能!那人身姿輕盈,與虎鯨和諧共處,絕非人力所能及。”一位老漁民堅定地說,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決。 正經的極限運動不都是跳傘、沖浪、飆車什么的嗎? 騎著虎鯨一起游泳算什么? 別看這好像沒什么危險,但實際上其中的難度與危險程度,要遠超絕大多數的極限運動。 畢竟別以為虎鯨不傷人,就是好好先生了。 它就算不小心蹭你一下,也能讓你像被火車撞了似的。 所以作為一名出海多年的老漁民,他可以篤定那個人應該不是在玩極限運動,而是身上指定真有些什么難以言說的特殊之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