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道痕跡好似大地的傷痕,無聲訴說著某個未知事件的劇烈與不凡。 出于職業的好奇與責任感,馬科斯上校決定讓“深海探索者號”小心翼翼地跟隨這條溝壑,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秘密。 畢竟這里是菲國海域內,馬科斯上校要確保沒有任何異常。 隨著潛艇的深入,周圍的海洋環境顯得越發寂靜而神秘,只有潛艇內部的儀器運轉聲回蕩在封閉的空間里。 不久,一個前所未見的奇觀展現在眾人眼前: 那是一塊巨石。 體積之大,足以讓人誤以為是一座小山,孤零零地躺在海底。 巨石的邊緣處,是極為明顯的破碎撕裂痕跡。 巖石表面的裂縫仿佛被某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撕扯開。 邊緣參差不齊,裸露出內部的巖層,顯得格外突兀。 這顯然不是自然形成的。 船上的專業人員立馬分析出來,這是近段時間內突然出現的非自然現象,是有不知名的外力干預的。 自然崩碎的石頭與被外力突然砸碎的石頭,會展現迥異的特征。 這些差異不僅僅是大自然與人類活動痕跡的直接對話,也是地質學家和海洋探險者解開深海秘密的關鍵線索。 自然崩碎的石頭,其邊緣通常呈現出一種未經雕琢的野性美,不規則且粗糙,記錄著歲月風霜與水流侵蝕的無盡故事。這種碎裂是時間與自然力協作的結果,諸如潮汐的持續沖刷、海底地質運動的微妙推動,甚至是生物作用的緩慢雕刻,共同塑造了它們獨特而復雜的輪廓。 相比之下,被外力砸碎的石頭邊緣則講述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歷史。這些碎石的邊緣往往更為整齊,有時可觀察到近乎直角的斷裂面或是尖銳的棱角,透露出瞬間高強度作用力的痕跡。還可能伴生有更少的自然附著物,如海藻、珊瑚碎片等,因為它們是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尺度內形成的“新傷”。 進一步觀察,自然崩碎的石頭周圍環境通常融合得更為和諧,碎石與細沙、生物殘骸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生態平衡的微環境。 而外力砸碎的區域,則可能顯示出較為突兀的地質結構改變,以及因外力介入而暫時擾亂的海底生態格局。 眼下的這塊巨石。 就是完美符合外力砸碎的特征,并非自然侵蝕形成。 再結合這塊巨石旁邊延伸出去的溝壑痕跡。 基本可以確定這是被外力突然砸碎下來的一塊巨石,然后被不知名的外力一路推到了這個地方。 至于這股外力究竟是什么。 那就暫且不得而知了。 沉默中。 馬科斯上校忍不住詢問起身旁的專家:“會是某種海洋生物所為么?” “不像?!? “哪有海洋生物會閑的撞碎出一塊十幾噸的巨石,然后還要推著它一路犁著地面前進?” “這不是閑的么?” 專家思考片刻后如此說道。 他發誓,沒有生物會去做這么沒有意義的事情。他更相信這是某個國家研發的功能類秘密武器。 聞言。 馬科斯上校皺了皺眉,隨即果斷命令道:“沿著溝壑的方向繼續前進,尋找這塊巨石的源頭?!? “所有探測設備全功率運行,小心一切特殊的異常。通訊組向總部時刻匯報這里的情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