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云的舉動仿佛春風化雨,瞬間緩解了緊張的氣氛。 受傷的騎手坐起身來,小心翼翼地活動了一下手腕,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能動了,疼痛也大大減輕。 他看向陳云的眼神中,充滿了感激的同時還有敬佩。 揉兩下就能將錯位的關節復位。 這樣的技術實在太強了。 一般他只在里和電視上的那些老中醫身上見過這樣的操作,倒是實在沒想到面前年紀輕輕的陳云也能做到。 畢竟在華國人心中。 醫生這個職業,永遠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那種。 大家更傾向于相信老醫生。 畢竟年齡越老,在這方面的經驗也會越多,這對于醫術來說是很重要。 不過幸運的是,他們遇到的這個年輕人同樣擁有著超強的醫術。 “謝謝您,真是太感謝了!” 他激動地說著,聲音因感動而顫抖。 其余的騎行者也紛紛圍攏過來,向陳云表達他們的謝意。 女隊長握著陳云的手,誠懇地說:“您真是我們的救星,如果不是您,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女隊長的語氣中帶著恭維。 如果沒有陳云的話,他們雖然不至于無計可施。 但是肯定也會很麻煩。 這里可是山間的公路。 為了來這里進行騎行,他們可是特地提前一天去往附近的一個山村休息一晚,然后一大早才能迎著朝陽出發。 所以這里醫療措施必然會來的很慢,到時候給他們的同伴可能留下一些因為沒有及時治療而導致的其他影響。 所以其他的騎行者們也紛紛對女隊長的說法表示了贊同,他們對陳云的幫助贊不絕口。 甚至有人提議陳云留個微信,以后可以邀請陳云加入他們的騎行隊伍,一起探索更多的美麗風景。 他們作為真正的熱愛騎行的人,每見到一個相談甚歡的陌生人,都會忍不住開始安利起來。 只不過陳云微笑著婉拒了他們的好意,表示自己還有其他事情要辦。 隨即便也沒多說什么。 在一片感激和祝福聲中,陳云與這群騎行者揮手告別,繼續他的旅程。 幫助別人什么的倒不是因為心善。 還是那句話,他樂意。 ………… 五月六日清晨八點。 告別了那群騎行者之后。 陳云開始有意的避開主干道與各種人為修建的道路,在無數的丘陵山巒地帶里快速前進。 那群騎行者的事情只是一個插曲。 現在的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今天已經是周一了,明天就又將是一次新的進化。 或者準確的說。 今天晚上十二點一過,第十一次進化也就來了。 毫無疑問,每一次的沉睡進化,都是陳云最重要且最值得在意的事情。 而這一次的沉睡計劃,陳云想能夠在秦嶺之中進行,而不是還在趕路的途中就開始進化。 想要做到這一點的話。 以他的速度來說并不困難,距離進化可還有16個小時。 如果不考慮停站、天氣、地形、限速等問題的話,十六個小時都足夠一輛三百公里時速的動車橫跨四千八百公里,這已經接近華國的東西距離了。 三百公里的時速也就是八十三米每秒,如果只是這樣的速度的話,陳云其實早就可以達到了。 綜上所述。 以陳云那一百多米每秒的速度,以及急走急停異常靈活,翻山越嶺無視地形變化的性能。 去一趟幾百公里外的秦嶺的話。 哪怕中間隔著崇山峻嶺,也最多只需要耗費幾個小時。 其實陳云的時間可以說是綽綽有余。 所以陳云現在算是目標明確,不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急迫。 一路上。 陳云時不時四處張望看著風景。 川蜀地帶作為一個被高原包裹的盆地,他越往北走就越接近秦嶺及其之后的黃土高原。 隨著他跨越的距離增加,可以清晰的感覺到地理環境與植被的變動。 起初,他的視野里是川蜀盆地那片廣袤而富饒的土地,綠意盎然的稻田如同綠色的海洋。 偶爾幾座小丘點綴其間,更顯生機勃勃。低矮的灌木叢和繁茂的竹林隨風輕輕搖曳,仿佛在歡迎他的到來。 然而,隨著海拔的逐漸升高。 陳云發現周圍的景色開始悄然變化。原本丘陵不斷的地面被更加連綿起伏的山巒所取代,山勢越來越險峻,樹木也變得更為挺拔。 闊葉林逐漸讓位于更加耐寒的針葉林,翠綠的針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松脂香。 這樣的變化。 讓他看的十分入神。 環球旅行的一大看點,就是去領略那些自己常住的地方沒有的風景。 直到通透世界感知的范圍中突然出現長長的軌道,才讓陳云回過神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