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月九日。 晨曦初現,仿佛一位年輕的畫師,以其細膩的筆觸在東方天際鋪開第一幅絢麗的畫卷。 朝霞如織。 盡顯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 縷縷晨光穿過繚繞在香爐之上的淡紫色煙霧,如同巧匠手中的銀針,精確地點綴在古殿前的牌匾之上。 金色的光輝與古老的木紋相互映襯,為這靜謐的場景增添了幾分神圣與雅致。 隨著第一縷陽光溫柔地擁抱著連綿的遠山,環繞在香爐四周的輕煙也隨風緩緩消散。 宛如一場夢幻般的晨曲,宣告著新的一天悄然蘇醒。 西安,清風觀。 在靜謐的院落里。 一位約莫二十來歲的青年,正緩緩將雙掌收歸丹田之處,動作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他雙手交錯,自然垂放身側。 閉目凝神,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 隨后。 他深深吸了一口清晨清新的空氣,仿佛試圖將此刻的第一縷陽光精華納入胸臆,與自身渾然一體,展現出一種與自然和諧共融的超然境界。 隨后,將其悠悠吐出…… 當然。 這一切的動作并沒有什么特效。 看起來只是這個青年深呼吸了一下。 最多也就是青年的神色比較飽滿紅潤,較之現代社會諸多處于亞健康狀態的年輕人截然不同。 當著一切動作做完。 那青年雙手抱拳,向著面前的老道拜了一拜。 “好好好!” “我看你這勢,怕是已有我年輕時八九成功力,后生可畏啊!” 老道忍不住露出笑意。 對著面前的乖徒連連夸贊。 聞言,清源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撓著頭笑了笑。 他對師傅傳授的這套呼吸法門以及配套的一套技擊技巧,有著與生俱來的獨到天賦。 如今已至大成。 空手的情況下,一個人打四五個人也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你需省得,這法乃是修生養性、護世安民之法,絕非是給你爭勇斗狠用的。” “你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心中常常躁擾不寧,不得清靜。你這點要是不改,日后怕不是要出大問題。” “你也莫要把心思單用在這些東西上,多讀經書,修持心性,一如先賢所示,性命雙修,方為大道。” “所以……” “之前說的勤工儉學,你最近就可以考慮一下了。” 那老道卻是撫著胡子笑了起來,夸贊了一番。 然后先是如往常一樣,將那心性修持之事提起,接著又提起了清源的假期勤工儉學事宜。 在這現代社會,學習或許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絕對是最簡單、最容易、最好接觸到的出路。 清源作為他收養的孤兒,也不是完全與外界脫軌的。 這孩子不僅正常學習。 甚至現在還被他要求去勤工儉學。 “謹遵師命!” 那青年行了一禮。 罷了,卻又是問到:“師傅您這時不時就說自己年輕時候,不知您年輕時候是怎么一番厲害啊?” 他的目光中閃過幾分好奇。 “罷了罷了,如今跟你說了也無妨。” 老道搖了搖頭,隨即笑著說道。 “應該是三四十年代吧?當初我還不如伱大,那倭國卻是欺人太甚,我一時氣不過便下了山。” “運氣好給我找著那群家伙的一處住址,我便趁著夜色摸進去,一劍一人,挑死了兩個放哨的鬼子。” “然后拿著他們身上的槍支彈藥,熟悉一下之后就連著弄死了那院子里足足有四四之數的倭鬼。” “你知道我緣何要教你勤修心性了罷?我們這一脈的,就講究一個殺伐果斷。心性不到家,容易惹出大亂子。” “本來你不應該在心性足夠之前學會本門防身技巧的,奈何你居然學的那么快,我也就只能督促你修持心性了。” 老道的話語有些啰嗦。 這也主要是他太關心自己這個徒兒。 前兩年官方來人說要整頓宗教,像他們這種只有十多個人的山野小觀,大概率是要并入其他大觀的。 到時候他可以憑借資歷,去道教協會或者宗教局混個差事,其余年長一些的弟子也都算是成家立業。 到時候怕是就不能一直在清源身邊看著這最小的弟子了。 再加上現在又是法制社會。 所以他難免會對略通一些搏擊技巧的清源有一些擔心。 “是是是,我一定好好修心。” “話說您真的用槍支彈藥解決了人家一個小根據地?不是用劍?” “您可是武學大師啊!” 清源忍不住追問起來。 沒辦法,作為一個從小在道觀長大,卻又不缺少各種現代文化熏陶的他。 總感覺自家這種道教人士很有手段。 起碼學了家傳技擊技巧的他,真的能做到一個打五六個,而他的師傅理應更加厲害吧? “不然呢?” “大人,時代變了。不會用槍怎么能叫武術大師啊。” 老道搖了搖頭,難得翻了個白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