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空氣里彌漫著一種沉悶和潮濕的氣息,仿佛可以擰出水來。 遠處的山巒和高樓變得模糊不清,輪廓在灰蒙蒙的背景下漸漸淡去,一切景象都被這壓抑的色調所籠罩。 樹葉輕輕搖曳,偶爾發出沙沙的聲音,似乎在低語著即將到來的變化。 偶爾一陣涼風掠過,帶來幾滴零星的雨點,它們像是天空試探性的觸角,落在行人的傘上、窗臺上或是湖面上,激起一圈圈細小的漣漪,然后便消失無蹤。 但這點雨絲并不足以打破這份寧靜,它們更像是預告片中的短暫鏡頭,讓人期待后續的大戲。 街上的行人腳步匆匆,許多人已經撐起了雨傘,或是披上了雨衣,小心翼翼地行走,仿佛在與即將來臨的雨賽跑。 車輛的燈光在霧氣中顯得格外柔和,為這灰暗的午后增添了幾分溫馨的色彩。 然而,盡管天色愈發陰沉。 雨卻遲遲未至。 它像是一個淘氣的孩子,在云層中躲貓貓,讓人猜測它何時才會真正降臨。 或許是在夜深人靜之時,或許是在黎明破曉之際。 不過這都與陳云無關。 不管是快要下雨的陰天,還是已經下起的滂沱大雨,對于陳云來說都不能影響他的原定計劃。 下了車的他漫步走著。 期待著接下來他去往兵馬俑附近時的見聞。 作為擁有覆蓋方圓七百米通透世界感知的超人類,地下七百米里深埋的一切也都不能瞞過他。 不僅是在來西安之前,一路看過不少的地下遺跡。 來西安之后,更是在這諾大的城市里時不時看到有趣的埋藏遺跡。 所以。 還沒到開放的兵馬俑展廳,他就已經在路上看到了深埋地底的兵馬俑軍陣的一部分了。 陳云的腳步輕盈而堅定,穿行在通往兵馬俑博物館的小徑上。 他的感知如同無形的網,捕捉著四周每一寸土地下的秘密。 隨著他逐漸接近那片被世人矚目的奇跡,那些沉睡千年的士兵和戰馬仿佛在他的感知中蘇醒,以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方式與他對話。 陳云的特殊感知能力使他能夠穿透地表,看到那些尚未被現代人觸及的兵馬俑的真實狀態——這些兵馬俑在地下仍保留著它們原始的顏色。 在地下的昏暗環境中,那些陶俑身上的色彩依然鮮艷奪目,如同剛剛完成一般,這與出土后因氧化而失去顏色的俑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他的感知中,可以看到一些士兵俑身著紅、綠、藍等多彩的服裝,頭戴黑色或紅色的頭盔,面部表情栩栩如生,甚至可以看到他們眼眸中的神采。 戰馬俑則有著黑色、棕色或白色的皮毛,鬃毛和尾巴細致地描繪,仿佛隨時準備躍起奔跑。 陳云繼續前行,他的感知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地下世界中隱藏的寶藏。他能夠“看見”那些尚未被發現的坑道,里面排列著成百上千的彩色俑,等待著未來的考古學家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這種感覺真的是前所未有的。 只有他能夠如此真切而直觀的感受到,無數有顏色的兵馬俑組成的軍陣,靜靜地深藏于地下。 好像在等待始皇的喚醒。 那種震撼是難以去細說的。 正常人只是看到那些坑位里挖出來展示的兵馬俑,就已經感到足夠的震撼。 從未有人能體會陳云這樣的視角。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遍觀整個兵馬俑軍陣。 不過等進入博物館的那一刻,陳云依舊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即便他已經通過自己的特殊能力預知了部分景象,而且看到的還都是地下那完整的且有色彩的兵馬俑軍陣。 但如果親眼目睹這些壯觀的兵馬俑在他的面前排列整齊,還是依然讓他感到一股發自內心的震撼。 精神力感知帶來的數據太過冰冷。 有的時候陳云感覺不如直觀的視覺帶來的震撼多。 每一尊俑都有其獨特的面貌特征,從盔甲的細節到武器的樣式。 無不展現出秦朝工匠的精湛技藝和對真實人物的精確刻畫。 他緩緩走過一個個展廳,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 在這里,時間仿佛凝固。 讓每一位參觀者都能感受到秦帝國昔日的輝煌。 陳云不時停下腳步,仔細觀察著每一尊俑的表情,試圖從中解讀更多關于那個時代的秘密。 只可惜他的超時空嗅覺被封禁了大部分的能力,如今只能夠追溯一件物體的氣味到一年之前。 不然…… 或許他可以憑借著超時空嗅覺,追溯到那兩千多年前。 間接的從嗅覺角度。 去體會一遍那些匠人親自打造出這些兵馬俑時的經歷。 陳云的目光在每一件展品上停留。 仿佛能穿越時空,與古代工匠們的心靈產生共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