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思前想后許久。 陳云最終決定,將這個新制作的超視距方位感知信物隨意扔在了某處。 作為月球錨點。 這玩意的覆蓋范圍取決于陳云的精神力覆蓋范圍,放在任何地方都做不到遍覽整個月球。 同時又考慮到月球上似乎也沒什么需要特別關注的地方。 因此。 隨便扔一個地方就是最好的選擇。 主要是因為也沒什么好選的。 將高溫熔煉塑形后的立方體形狀超視距方位感知信物放在地上后。 陳云繼續在這諾大的月球上逛起來。 月球雖說只是地球的衛星,可能讓人感覺它的體型不大。 但是實際上只考慮表面積的話,接近38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幾乎是華國960萬平方公里面積的四倍。 這絕對不算小了。 對于慢悠悠旅游了幾周都還沒離開華國范圍的他來說,月球的表面積似乎足夠逛上許久。 當然。 千篇一律的月球景色在看了幾個環形坑之后也就覺得無趣起來。 不過陳云倒是依舊樂此不疲的逛著。 就像是在尋找著什么似的。 實際上。 他確實是在尋找著些什么。 他所尋找的自然不是什么玉兔與嫦娥,或者說玉桂與廣寒。 他所要尋找的其實是探月車。 這月球上除了千篇一律的月壤以外,大概也就只有這來自地球人類的造物稍微特殊一些吧。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都可以,他就想看看這玩意。 在進化之前,他是個普普通通的網文作者,很多東西都是沒看過的。 之所以決定開始環球旅行,也是因為陳云想體會一下人生百態,到處看看世界有多大來長見識。 此刻。 就有一個長見識的機會。 他對于探月車這種頂尖科技的東西自然是沒看過的。 或者準確的說,絕大多數人都是沒親眼見過這玩意的。 他比較好奇,這玩意是不是就是一個大號的遙控車? 如今既然有機會,倒是正好可以去稍微把玩一下。 思索著。 陳云有些興奮的加快速度。 雖然對于航空領域的關注不多,但是從自己那清晰到離譜的海量記憶的角落,他還是翻找出了關于新聞以及網絡上自己驚鴻一瞥過的信息。 燈塔國的阿波羅15號的月球車位于亞平寧山脈地區,阿波羅16號的月球車位于笛卡爾高地,阿波羅17號的月球車位于陶拉斯-利特羅谷。 毛熊國的月球車位于月球正面的西面平原和位于萊門托沃環形山附近,也在西面平原。 華國的玉兔號來自嫦娥三號任務,位于月球正面的虹灣地區。玉兔二號來自嫦娥四號任務,位于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內。 阿三家的維克拉姆著陸器嘗試過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但未能成功軟著陸。盡管維克拉姆著陸器攜帶了一個小型月球車,但由于著陸失敗,這個月球車并未開始工作。 這就是對月球有一定影響力的世界各國的探月車分布。 如今的話。 阿波羅時期的月球車應該依然停留在各自的著陸點,由于沒有能源供應,它們大抵已經無法運行。 毛熊國的月球車-1和月球車-2同樣處于不活動狀態,位置應該不變。 華國的玉兔號已停止運作,玉兔二號則持續在月球背面進行科學考察,至今還沒有遇到設備故障。 這些都是基于新聞上出現過的歷史數據的總結。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通信中斷或其他技術限制又或者新聞上沒有說全的信息,部分探月車的具體位置可能略有偏移。 但總體來說,它們應該仍在上述提到的大致區域內。 根據自己腦海里那些出現過就無法忘記的信息,陳云稍微判斷了一下自己所處的位置。 再對比了一下那些歷史上存在過的探月車的數據,就稍微想好了自己接下來的大致目的地。 阿波羅17號的月球車位于陶拉斯-利特羅谷,那個地方距離自己現在所處的地方還算近。 陶拉斯-利特羅谷(Taurus-Littrow Valley)是月球上一個非常著名的地點,它位于月球正面,靠近月球赤道的東側。這里是阿波羅17號任務的著陸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