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可以在人群中輕松做到如同藍染鏡花水月一般的幻覺能力,即可以操控別人的五感。 所以自然可以輕松做到這一點。 在人群中一直用心靈立場隔開人群的他本該很顯眼,因為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因此多出一個空洞。 他走到哪,哪里的人就會退開。 只不過因為他的能力影響,旁人只會覺得這是自己被別人擠開了,而不是因為被看不到的心靈立場擠開。 至于現代科技的攝像記錄,他也會全部避開。哪怕避不開,現在的他也全然不在乎。 所以他的離開。 自然也是無人能察覺。 事實上他之前在這都無人察覺。 接下來陳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目光在眾多雕像間穿梭。 這些雕像大多描繪著印度教中的各種神祇,有的威武莊嚴,有的慈祥和藹。 他的目標是迦樓羅。 毗濕奴的坐騎,那只傳說中的巨鳥。 終于,在一條狹窄的小巷盡頭,陳云找到了之前就用精神力發現的、單獨擺放的迦樓羅雕像。 這座雕像與其他雕像相比顯得更加精致,并且沒有因為是毗濕奴的坐騎而和毗濕奴一起出場。 沒辦法。 自己既然是向著“鵬”之概念進化,那自然是對“自己”是坐騎而不滿。 像《西游記》里的金翅大鵬鳥那樣是如來的娘舅還差不多。 或許…… 自己之前那個操控神話影響“鵬”之概念的定義,從而間接擴大自己進化可能性的想法可以從這一點開始進行? 以后可以先試著讓迦樓羅是毗濕奴坐騎的想法在民間減少流傳? 如果想那樣做的話,估計還需要做不少的準備工作,得讓穹頂議會去好好努力一下才行了。 思索著。 陳云靜靜打量著面前的雕像。 它的體型巨大,鷹頭人身,翅膀展開仿佛隨時準備騰空而起。 雕像的眼睛用寶石鑲嵌而成,閃爍著神秘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它的羽毛栩栩如生,每一片都雕刻得細致入微,展現出匠人的精湛技藝。 雕像周圍的環境顯得格外寧靜,與外面的喧囂形成了鮮明對比。 幾位信徒靜靜地坐在雕像前,手中捧著鮮花和香燭,默默地祈禱。他們的臉上帶著虔誠的表情,似乎在這座雕像面前找到了內心的平靜。 陳云走近雕像仔細觀察。 迦樓羅的翅膀下刻有一段古老的梵文,記載著關于它的傳說。 據傳,迦樓羅曾為了母親的自由,與那伽族進行了激烈的戰斗,并最終取得了勝利。這段歷史讓迦樓羅成為了勇氣和正義的象征。 陳云閉上眼睛。 用心感受著周圍的氣氛。 心靈立場讓他能夠更好地感知到雕像的一切細節。 只可惜這次其沒有出現那種古老而強大的力量,沒有讓他仿佛穿越了時空與雕像產生共鳴。 他沒再和之前一樣感受到那迦樓羅雕像的驕傲與自由,更沒體會到它對正義的執著。 當陳云再次睜開眼睛時,他發現周圍的一位老者正靜靜地注視著他。 老者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好奇,似乎對陳云的特殊氣質有所感應。 “年輕人,”老者緩緩開口,“你似乎對迦樓羅有著特殊的感情。” 陳云微微一笑回答:“是的,我一直在尋找迦樓羅的蹤跡。” 印度是一個多語言國家,擁有多種官方語言和地區語言。其中最廣泛使用的語言是印地語,它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也是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區使用的主要交流語言。 英語也廣泛使用在教育界等領域。 除了印地語和英語外,印度還有其他21種被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包括但不限于泰盧固語、孟加拉語、馬拉雅拉姆語、泰米爾語、烏爾都語等。 此刻兩者交談的語言就是21種官方語言中的一種。 雖然陳云可以心靈交流。 但是這些語言對他來說并不困難。 在昨天還沒出發的時候,他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差不多把這些語言都學的七七八八了。 老者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你的眼光很好。迦樓羅不僅僅是傳說中的巨鳥,它代表了我們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正義的堅持。” 兩人繼續交談,老者向陳云講述了許多關于迦樓羅的故事和傳說。 這些故事不僅豐富了陳云的知識,也讓他對印度教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雖說對于陳云來說,這樣的交流方式有些太慢了,他自己去查資料的話一晚上就能對印度教融會貫通,不過他依舊還算耐心的與其交流來獲取信息。 畢竟耐心這東西他從來都不缺。 要是不夠耐心的話。 他早就受不了說話這種交流方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