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政體,又稱為政體形式或政府體制,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其政治體系中,國家權力機構的組織形式、權力分配方式以及這些機構之間的相互關系。 簡而言之,政體決定了一個國家如何組織其最高權力機關,以及這些機關之間如何合作與制約,以實現國家的治理。 政體是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到國家政策的制定、執行和監督過程。 全人類統一之后。 確實需要一個新的政體。 穹頂議會暫且作為臨時管理機構的方法,終究只是臨時的。 或者準確的說。 它還不夠完善,仍舊有許多的細節需要去補充。 而新生的大一統人類政權,顯然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健全的政體。 在有了唯一的王之后。 這重大事項的決定權便落在了陳云的頭上。 而陳云人呢? 自從征服五大國之后,陳云便整天不歸家的到處亂跑。 既是避免父母連珠炮式的追問。 也是好奇的到處看看這個新時代。 人類統一的諸多繁雜事項不需要他怎么參與,他很樂于到處當個該溜子。 當相關的報告送到陳云面前時。 時間是6月10號上午。 陳云正饒有興致的在作為平臺的一艘航空母艦的角落,一邊拿著手機躺在新建的貴賓休息室里刷著網上的各種帖子,一邊把加長版螺紋鋼魚竿伸出窗外釣魚,一邊默默關注著著正在進行的【前·東亞怪物房】的第4次會議。 這個會議從前兩天五國聯合艦隊將亞洲徹底打下之后,便一直開到現在。 討論的主要內容,就是關于以后的亞細亞大區中的一些職權劃分與級別規劃。 有爭吵是必然的。 對于這個地緣沖突相當激烈的地帶,貿然的統一自然會帶來很多的利益糾紛與世代仇恨。 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不過那些地方陳云并不是太關注,他倒是比較關注眼前正在進行的討論。 在這個過程中。 慕強的島國很懂事的直接愿意成為大夏特區的附屬,甚至主動提出了櫻花省這個新名詞。 顯然他們明白未來會是怎樣的。 為了這個想法。 其領土內不該存在的建筑都在陸陸續續的進行著拆除,一些不該祭祀的人也被通通掃進垃圾堆,一些不該存在的特殊思想也都迅速銷聲匿跡…… 可以說他們已經很努力了。 所以眼下多方爭吵的重點主要在于東南亞的合并為東南亞特區,半島兩國合并為半島特區這兩點。 總之。 就是一堆歷史遺留問題與利益沖突。 所以不得不一直爭論。 而陳云就在這個當看客的過程中,收到了來自穹頂議會的報告: 【統一的人類文明迫切需要一個新的政體,臣等日夜商討得出以下六種或許可行的政體:君主立憲制、議會共和制、總統共和制、內閣制、二元君主制、委員會制。】 【奏聞陳王,乞圣裁!】 這份報告里存在所謂民主共和類型的制度,并沒有刻意的去選擇或許更適合陳云的君主權力較大的制度。 因為他們明白。 這所謂的政體再怎么民主共和,其實本質上都一樣。 哪怕沒有提及陳云。 陳云作為王的存在感也依舊鮮明。 并不是說選擇了君主立憲制,他們的君主陳云就真的成了吉祥物。 就算陳云真的認可。 他們也完全不敢信啊。 誰信了誰就真的是傻子了。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陳云那高高在上地位的不可動搖。 只要其強大的力量還存在一天,這種地位就會不可動搖一天。 所以。 所謂的政體實際上只是王治理世界的手段,是拋卻王之后只對他們普羅大眾生效的制度。 王,游離在天外。 這點毋庸置疑。 而陳云則是看著這份報告挑了挑眉,隨即在手上螺紋鋼魚竿震動的瞬間便被轉移了注意力。 他將報告暫且放在了一邊。 政體不政體的先放一邊。 眼下這條魚才是關鍵! 思索著。 陳云直接順著螺紋鋼魚竿延伸出去的窗口飛了出去。 一下便來到了航母甲板上。 剛一踏上甲板,陳云便感受到了獨屬于海洋的氣息。 海風帶著一絲咸味拂面而來,仿佛能洗凈所有的塵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