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60章 無聲的擴張-《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3/3)頁
所以說對外地理發(fā)現(xiàn)探索的節(jié)奏很重要,主動發(fā)起探索的一方,才能牢牢把握住這個節(jié)奏。
漢人要是連“扶桑、夷洲、林邑常見病毒”抗元屏障都沒建立起來,就直接找到澳洲美洲,那說不定才是一場災難呢。
即使是按照現(xiàn)在的節(jié)奏,過程中付出的代價依然不少。
內地人民還算可控,因為出現(xiàn)問題可以暫時阻斷超遠程商貿往來、建立隔離。
比如遇到海員上岸,要先讓水手們單獨住一個地方半個月一個月的,反正他們本來也要等季風、等裝卸貨,讓他們私下里自己住一起上岸休閑玩樂,也不誤事。
但是對于這些海員本身來說,他們承擔的免疫風險,就沒有別的屏障來幫他們隔離的,早期的海員等于是處在免疫交流的第一線。
所以每年都要補充上去幾千甚至幾萬人的海船水手,這些水手和海軍士卒的待遇也一直保持很高,因為遇到未知疾病病死的風險太大了。
另外,在航海交流過程中,李素和諸葛亮這些主政者,也算是體恤海員疾苦。為了讓他們每次回到中原時保持耐心隔離,別想著跑出來,只好給這些常年吃苦的航海者,在港口碼頭建立起專營消費的娛樂場所系統(tǒng),好拴住他們不至于反抗。
港口海關隔離區(qū)里的酒館澡堂、秦樓楚館一應俱全。想喝個大酒鬧點事發(fā)泄發(fā)泄,或者泡個澡做個馬殺雞解解乏,全都有足量供應。
至于里面的服務從業(yè)者,盡量官營組織自愿從業(yè)無依無靠的孤寡,或者靠之前征服異族過程中、抓回來的異族女人奴隸。
反正李素和諸葛亮算是在這一方面遠超鼻祖管仲了,這個“自比管樂”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海關隔離區(qū)的服務人員,待遇也遠比同等素質在外面自由執(zhí)業(yè)的更高,因為有政府補貼。補貼的代價就是這些人也要放棄一定程度的人生自由,只能住在海關隔離區(qū)里跟靠岸海員為伍,不能隨隨便便離開隔離區(qū)。
如此精心操持之下的地理發(fā)現(xiàn)開拓事業(yè),為大漢帶來了穩(wěn)健而持續(xù)的收益,也每年付出上萬水手的生命。
而這一年,隨著一支之前朝廷派去旅漢群島一路往南地理探索繪圖的船隊回來,也給劉備帶回了一條讓他挺扼腕的消息——
負責探索南洋諸島的前將軍太史慈,終于在后世的菲律賓南部,感染了不知名的瘟疫,最后光榮死在異國他鄉(xiāng),最后只能是拿海鹽腌制了尸體,才算是在熱帶環(huán)境下保存帶了回來。
其實,歷史上太史慈的壽命也就四十多歲,本來這時候早就已經(jīng)死了,這已經(jīng)算是跟隨劉備陣營混了之后,醫(yī)療條件有所改善,多活的。
而劉備之前考慮到甘寧的健康條件對熱帶病免疫力極低,去不了南方,才讓周瑜甘寧負責東北航路、讓太史慈步騭負責南方航路。
沒想到太史慈雖然情況比甘寧好點,也去過交趾和林邑,但畢竟是東萊出生的北方人,上了年紀后免疫力下降,還是沒扛住新的熱帶病。
不過,這也算是比死在病榻上光榮了不少,好歹是在對外開拓探險中亡故的。李素作為鼓勵開拓的代表,也勸諫劉備給太史慈加了死后哀榮,還給他的子孫加了不少錢糧賞賜。
劉備感慨于最初元從的老臣老將,已經(jīng)到了逐步凋零的年紀,心中也是很感慨的。
去年和前年孫乾、簡雍分別故去的時候,他就很是傷感,尤其簡雍。這次太史慈也是中平四年劉備剛剛起兵平張純階段來投的舊人。
可以說只比李素、魯肅等人晚來了半年到幾個月而已。只是中間跟著糜竺鎮(zhèn)守地方了數(shù)年,錯過了不少立功機會,但怎么說也算元從了。
劉備一想到自己也五十七歲了,稱帝二十二載,老之將至,很想趁著自己還走得動,朝廷的國債也徹底還清了、有點余錢,想出巡看看這些年新拓展的疆土。
不過,劉備又怕被群臣反對,說靡費國帑、不務正業(yè),甚至拿“秦始皇就是因為常年巡游在外,才導致對國家不利”這個標準話術來道德綁架,一時還有點拿不定主意。
好在,丞相李素倒是支持他的。作為皇帝,開開眼界也好,有些事情經(jīng)歷一次,也便于給后世垂范,知道怎么教育子孫,為將來計。
只要掌握好度,別老是欠著國債、借錢出巡,就沒問題。
在這個基調下,劉備跟群臣討論了一番,那些覺得“出巡不是明君所為”的觀點,基本上被李素想辦法駁斥了,搬掉了大義名分方面的障礙,讓劉備很滿意。
最后的問題焦點,主要集中在出巡的規(guī)模和錢糧消耗上。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基本上就不是問題,劉備合計了一下之后,決定不要動用國庫的錢糧,而是動用這些年攢下的皇室內帑,來辦這事兒。
另外,出巡所需的交通工具運力,也不一定要朝廷官辦現(xiàn)造嘛,完全可以買民間商用的稍加改良,這就節(jié)約不少,這就能找供應商承包了。
最后,毫不意外半是劉備掏腰包、半是“諸葛物流”商社給皇帝打折請客。準備了諸葛均的車隊船隊承運,給皇帝和親隨護衛(wèi)軍隊、隨行百官出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