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尚書的老臉呈現一種頹廢灰敗,深深的看著王首輔,痛心道:“楚州城,沒了........” 轟! 一道驚雷砸在王首輔頭頂。 大理寺卿痛心疾首的補充道:“鎮北王,死了......” 轟轟! 兩道驚雷砸在王首輔頭頂,震的他目瞪口呆。 另一位四品官員憤慨道:“鎮北王,屠城了........” 轟轟轟! 王首輔只覺得腦門挨了一道道驚雷,思維漸漸呈現出空白,什么念頭都沒了,甚至失去表情管理能力。 在孫尚書等人眼里,王首輔呆坐在桌后,雙眼渙散,表情呆滯,像是沒有生氣的紙人。 楚州城沒了? 鎮北王死了? 楚州城是鎮北王屠的? 為什么這么重要的消息,我反而是最后一個知道? 許久,王首輔大腦從宕機狀態恢復,重新找回思考能力,一個個疑惑自動浮現腦海。 宦海沉浮多年的王首輔深吸一口氣,目光沉痛且銳利,“詳細說說,孫大人,從你開始?!? 孫尚書點點頭,卻沒有說話,而是望向書房外,喊道:“陳捕頭!” 陳捕頭跨入門檻,進了書房。 孫尚書嘆口氣,道:“還是讓當事人來說吧。” 大理寺卿聞言,搖頭失笑:“你我想到一起了。” 他旋即出了書房,讓王府下人去把府外等待的大理寺丞喊了進來。 等大理寺丞進了書房,陳捕頭見王首輔盯著自己,微微頷首,當即朝眾官員抱拳,說道: “首輔大人,各位大人,這一路北上,我們途中并不安穩在,在江州地界時,遭遇了蠻族三位四品高手的截殺。而當時使團中只有楊金鑼一位四品?!? 王首輔滿臉愕然,審視著他:“你們是如何擺脫截殺的。” 陳捕頭回答道: “其實在官船上,使團就險些覆滅,當時是許銀鑼突然召集我們商議,說要改走陸路。聲稱若是不該陸路,明日途徑流石灘,極可能遭遇伏擊。一番爭執后,我們選擇聽取許銀鑼意見,該走陸路。次日,楊金鑼獨自乘船前往試探,果然遭遇了伏擊。埋伏者是北方妖族蛟部湯山君。” 王首輔微微頷首:“此人心思細膩,敏銳如狡兔,當初選擇他為主辦官,朝堂諸公大半其實是認可他的能力。” “可惜我們依舊沒能避開截殺,最后還是被他們尋到。當時三名四品圍困使團,楊金鑼獨木難支?!标惒额^說到此處,露出感激之情: “危機關頭,是許銀鑼挺身而出,以一人之力擋住兩名四品,為我們爭取逃生時機。也就是那一次后,我們和許銀鑼分別,直到楚州城破滅,我們才重逢........” 王首輔抬了抬手,打斷他,問道:“蠻族伏擊使團的原因是什么?許七安去了哪里?” 陳捕頭皺著眉頭,不太確定道:“似乎是為了王妃。至于許銀鑼,他脫離使團,獨自北上,與我們分頭行動?!? “似乎?”王首輔瞇著眼,帶著些許質疑的語氣。 “這是許銀鑼的推斷,并非卑職?!标惒额^抱拳,強調道。 王首輔緩緩點頭,眼里的質疑散去,認真思考蠻族劫掠王妃的原因。 陳捕頭見狀,繼續道:“而后我們抵達楚州城,因為闕永修的阻擾,連續多日,一無所獲。直到那天...........” 在陳捕頭的講述中,王首輔了解到當日發生在楚州城的驚天大戰。 長久的沉默中,王首輔道:“這個過程中,許銀鑼在哪里?” 他問出這句話時,目光是看向大理寺丞的。 大理寺丞心領神會,作揖道: “許銀鑼獨自潛入北境,與天宗圣女李妙真配合,尋找到了唯一的生還者鄭布政使。城中發生大戰時,他應該剛與鄭布政使分別不久?!? 王首輔“嗯”了一聲,把目光投向陳捕頭:“許銀鑼對那位神秘高手的身份,作何推測?” 首輔大人很重視許七安的推斷啊,剛才提到王妃的事,我一說是許銀鑼的推測,他便不再質疑.........陳捕頭回答道: “提到那位神秘高手,許銀鑼當時冷笑的說了一句?!? 包括王首輔在內,在場官員立刻看向陳捕頭。 深吸一口氣,陳捕頭小聲道:“許銀鑼說:廟堂之上袞袞諸公,盡是些妖魔鬼怪。” 這句話對在場的大人們無疑是大不敬,所以陳捕頭低下頭,不敢再說話,也不敢去看首輔和各位大人的表情。 許七安這話的意思,他懷疑那位神秘高手是朝堂中人,或是與朝堂某位人物有關聯.........孫尚書心里一凜,有些毛骨悚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