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斯特檔案1:蝕日冰核(上)-《藍白社》
第(3/3)頁
這才沒休息多久,喝了口湯便又出去了。
漸漸的,風雪停歇。
齊爺悠然地走出去,站在并不溫暖的太陽底下,端著保溫瓶看著。
頗有一種老爺子曬太陽,看著孫子發**力的從容。
突然,天黑了下來。
齊爺一愣,這種黑,與之前風雪交加下的昏暗不同。
此刻為冬季,北極為白夜,南極為白晝,不應該如此天黑才對。
他抬起頭,只見太陽正被遮蔽,出現陽缺,這是要……日食!
“哎呦,南極的日食啊,我還沒看過呢。”小茍做完一套訓練的最后一個動作,新奇地仰頭觀賞日食。
齊爺說道:“別說你沒看過……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南極觀測到日食。”
“是嘛!”小茍笑道:“我運氣不錯嘛,這都給我趕上了?!?
“你運氣是真的‘不錯’!這是異常……”齊爺皺眉道。
小茍不解道:“南極可以出現日食啊,以前沒有觀測記錄是因為南極沒人住。這有什么異常的?”
齊爺認真說道:“異常的不是地點,而是時間。事實上這場日食,社里已經推算出來了,并作了預告。你平時內部新聞看的少,所以不知道?!?
“預測的南極日食,是明天,不是今天?!?
小茍思索道:“是嗎?預測失誤?還是……收容事件?”
預測這種事,失誤很正常,但是誤差足足一天就離譜了。
誤差長達一天,已經不是日食哪一天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日食的問題。
日食的形成是非常微妙的,有誤差,都可能直接導致日全食變成日偏食,甚至干脆就沒有日食了。
兩人仰望天空,可以看到日食正在快速成型,而且非常正,看這趨勢應該是要日全食。
齊爺說道:“日食應該出現在朔日,也就是農歷初一。”
“今天是11月23日,農歷十月三十。日食出現在這一天,一定是有某種特殊的原因。”
不管地球自轉到哪個位置,地球上總會有一條經線正對著月球。當月亮位于滿月位置時,地球上同一條經線都對著圓圓的月亮。
經線是從一個極點到另一個極點的,既通過北半球,也通過南半球,所以按照農歷算,地球上不管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都是在同一天看到滿月的。
因為‘圓’的主觀感受不同,所以十五的月亮能十六圓。
但是朔日不同,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和太陽幾乎同時出沒這一天,叫做朔日。
此為日食的最基本形成條件。因此所有的日食,都是發生在農歷初一。
當然,并不絕對,因為人類的歷法并不是完美的,時間過長會有誤差,朔日也可能發生在月底的三十這一天。
但問題不在于此,就算陰陽歷法因為重新定朔,而出現誤差,藍白社里也不可能算錯。
研究部根據天文臺預測的日食是在明天,那就是在明天。這不是歷法問題,而是測算。
發生在今天,要么是社里算錯了,要么是月球提前到達了預計位置。
齊爺不相信是社里算錯了,所以意識到這可能是異常事件。
“滴滴滴。”
齊爺的手環很快響起,他連忙打開電腦,果不其然,收容部主動下發了一項調查任務。
“社里已經確定了,此刻遮住太陽的,不是月亮,而是月亮的投影。”齊爺說道。
小茍連忙問道:“投影?”
齊爺說道:“這么說吧,月球在它未來會經過的地方,出現了‘分身’,你可以理解為有兩個月球。真正的月球還在正常的位置,默默地運行著?!?
“新出現的假月球,只是個虛影,沒有質量,也摸不著,僅僅是可以反射、遮蔽太陽光。似乎只是為了制造日食而存在的。”
“它出現在月球未來才應該有的位置,提前引發了日食?!?
雙月!
一真一假,兩個都看得見,但是一個有質量,一個沒質量。
沒質量還能環繞地球,社里發射的探測器觸碰不到,卻能遮蔽陽光,這絕對是收容物或者衍生物。
“這收容物在咱們這嗎?”小茍已經沖進屋內換好衣服,隨時準備出發了。
齊爺說道:“只是有可能,還在調查呢。主要負責調查的是月球基地上的太空組人員,他們正在調查那虛影,以及月球上是不是有收容物。”
“另外,這場日食,只有南極看得到。準確地說,只有南極洲的威爾克斯地和毛德皇后地,才能看到日全食?!?
“而南極洲其他地區,外加澳大利亞南部等地,只能看到日偏食。”
“所以澳大利亞和南極洲,都有社員在調查此次事件,我們只是其中一支?!?
月球分裂出一個虛影,不一定意味著收容物在月球上。
因為虛影導致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出現日食,所以極有可能,是這些地區出現了某種收容物,其某種特性,不講道理地,強行讓其所在地區發生日食這個現象。
類似這種情況,就是好幾個調查小隊,在不同地區,同時調查這一個現象。
小茍和齊爺,就在毛德皇后地,他們轄區出現異常日全食,自然就近便讓他們負責調查。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