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公孫亮溫潤如玉的一笑,翩翩君子風度,跪坐直身,朗聲道“弟子以荀子的觀點來釋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困境之中,也要積累。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終有達成所愿的那一天!守得云開見月明。 大師兄就是大師兄。 “好。”喬如松、公孫亮的釋義都是一陣喝彩。吳講郎對駱講郎道“這二人是我書院的佼佼者。”連山長張安博都滿意的捻須而笑,“善。” 公孫亮以樂觀、鍥而不舍的精神來應對困境,比喬如松的自強、厚德,等待困境改變的時機的立意要稍勝半籌。 喬如松、公孫亮的觀點精彩紛呈,引得講郎們、山長也各抒已見,闡述自己的理解、想法。思想的火花在碰撞。 一個比一個強! 坐在曲水亭右側第三位的俊美神童衛陽用力的抿了抿嘴。來文會之前,他心高氣傲,劍指第一。然而,此刻他感受到令他窒息的沉重壓力,如山一般壓在心頭。 他的水平不如喬、公孫二人。 衛陽將目光投向了斜對面的賈環。同為神童,同為外舍甲字班的學生,他,此時作何感想。 賈環根本沒有留意到衛陽的目光,長身而起,亮劍爭鋒,慨然道“弟子釋義。首句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這是朱自清先生的名言。 接下來,用四書五經來解釋。賈環的四書是業師林舉人教的。功底十分扎實。而詩經則是書院的駱講郎教授,功底依舊十分扎實。絕非某些人所想的稀松平常。 要知道,整個聞道書院,除了山長張安博是兩榜進士出身外,其余六位講郎都只是秀才功名。 賈環的論述點在于“傲骨”。讀書人都是驕傲的。孟子說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浩然正氣寫長歌。 又如南宋名臣文天祥所說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賈環最后以理學宗師周敦頤在這個時空未面世的愛蓮說收尾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賈環在賈府時曾經寫過這篇文章。只有林黛玉寥寥數人看過,還沒有流傳開。 賈環說完,躬身一揖,退回到座位中。 曲水亭中短暫的失聲了幾秒。眾人都沉浸在最后這幾句散文般,充滿哲理,意趣、文采的句子中。 片刻后,山長張安博擊節贊道“大善!” 六名講郎齊齊點頭。 以傲骨對困境,以困境養浩然正氣。浩然正氣是每個真正的儒者心中都應有的理念。賈環這比公孫亮的跬步、小流,在格局,立意上更勝一籌。 困境若是無變化。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如南宋文丞相故事而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