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實驗人-《腐蝕國度》
第(2/3)頁
林霧順手在門邊一摸,打開了房間內的燈,林瑪互相看了一眼:有電。
所有的房間,包括一樓在內,所有窗戶落鎖,窗戶用的不是玻璃,而是透明加厚的米亞克力板,滿滿塑料的低劣質感,但是價格卻比普通玻璃貴。
林霧站立在書房外,念讀一張貼在門邊的規則:“一:盡可能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以免驚動喪尸。二:人在家時,必須打開大門,以避免喪尸在聽見聲音,找不到路情況下,隨意破壞建筑。三:夜晚開燈前必須拉緊窗簾。四:不得串門。五:不得無故攻擊喪尸,即使喪尸入侵伱的家,也要溫和禮貌的送它離開。六:不得給喪尸喂食,不得與喪尸聊天,更不能與喪尸有其他互動。”
瑪雅在此期間找到了不少線索,整理之后,她基本了解了萊蒙小鎮的情況。
未來市出現病毒感染后,堡壘公司立刻啟動緊急預案。
為應對末日危機,主要是全球核危機,堡壘公司啟動方舟計劃,在十個小鎮建設地下庇護所。萊蒙小鎮的庇護所位于機場下方80米深的地下。
萊蒙庇護所建立初衷是為了人類延續的目的,但核危機沒有出現,反倒出現了喪尸病毒。萊蒙庇護所也就成為了堡壘公司最重要的病毒研究機構。但情況比他們想的要糟糕,庇護所運行后不久,很多人,包括士兵都感染了病毒。
堡壘高層一邊秘而不發,一邊高價雇傭雇傭軍進入疫區,從血心處獲得血清。最后萊蒙庇護所有一半人注射了血清,而另外一半人成為了喪尸。
每個庇護所的研究方向不同,萊蒙庇護所的研究方向是與病毒共存,類似基因疫苗。在人體的基因中增加一個病毒的序號,人體就能免疫病毒。諸如乙肝疫苗,注射疫苗后有些人能產生抗體,有些人則不能。
第一批五名實驗者出現了喪尸化,皮膚出現各種斑點,頭發一扯就掉,但讓他們驚喜的是,實驗者還能保持頭腦的清醒和對身體的控制。最厲害的是,喪尸將實驗者默認為同類,而不會對其發動攻擊。后遺癥是實驗者對正常食物失去興趣,轉而有啃咬人類的沖動,并且會因此陷入癲狂,直至失去理性,最終成為喪尸。雖然結局一樣,但過程不同,給了堡壘高層很大的信心。
萊蒙小鎮朝這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兩年的時間里,他們合成出了比較有效的疫苗,這種疫苗不僅能抵抗喪尸病毒和喪尸共存,而且能大大降低副作用。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注射了新疫苗的人類如同戒煙的老煙鬼,他控制自己不咬人的過程很難受,但是不至于讓他失去理智。
最大的問題是,新疫苗有效率不高,如今萊蒙小鎮的地下研究所正在加緊疫苗的研發。
普通人一直生活在地下庇護所,只有實驗者才能在小鎮生活,有些研究人員或者保安忍受不了環境,自愿成為實驗對象。實驗對象每天要進行一次簡單采血和心理健康對話,每周進行一次全面體檢。
20號別墅的主人是一位基因工程師,他在兩個月前主動成為實驗人,根據他的日記記載。小鎮中住著80名實驗人,統領是庇護所指定的名叫冰人的男子。
20號別墅主人每天上午前往機場,完成采血和心理健康檢查后攜帶分發的食物回家,日常就是對著墻壁打乒乓球和種植花卉。
一個月前,因為人手短缺的問題,堡壘公司在三個關隘設置了自動炮臺,在公路上建立鐵絲網,隨后撤掉了哨兵。20號別墅主人的弟弟是一名哨兵,被裁撤后,他弟弟被安排到希望號上工作。
希望號是一艘補給船,它的任務是每周出海一次,獲取堡壘公司提供的生活物資。
由于不擔心外來入侵,也不擔心實驗人的安全,因此萊蒙小鎮只有在地下庇護所還有一支人數20人的堡壘公司武裝保安。
這就是萊蒙小鎮的生態圈。
此時人類已經在海島上建立了隔離區,決定啟動移民計劃。為了獲得更多的血清,隔離區重金懸賞堡壘雇傭軍前往萊蒙等十個小鎮。到萊蒙小鎮的傭軍成為實驗人之后,由實驗人駕駛飛機將他們送到疫區,以采集血清。
這就是源源不斷進入疫區的堡壘傭軍的來源。為什么傭軍會感染致死?因為基因疫苗對有些人是無效的,當然傭軍不會知道這件事。此外,萊蒙只是十個鎮中的一個。
瑪雅的考慮方向:有飛機,有燃油,可以飛,安保低。
林霧考慮的方向:這是曙光給硬核模式開的一個后門。如果能在萊蒙小鎮建立一個基地等同回到非硬核模式,有水有電,喪尸密度不高,實驗人缺乏戰斗力,堡壘保安在地下80米。好處不僅在于小鎮沒有被腐蝕,還在于每周有大量物資送到萊蒙小鎮。其中包含了燃油、工具等等,甚至可能還有武器彈藥。
不說別的,當是能破拆和搜刮的物資足夠養很多個暗影。
“時間差不多,主人快回來了。我們撤,不要拿任何東西。”瑪雅道:“前往西面扎營,無論如何我們要先消滅自動炮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