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未來會更好-《我在1982有個家》
第(3/3)頁
得虧天涯島是個大生產隊,人口多,正所謂人多力量大,這才能把一切工作給同時推進。
黃有功此次自告奮勇過來也有別的目的。
他挎了個包,包鼓鼓囊囊,打開后里面有酒瓶子。
王憶問道:“你這是準備中午在這里吃飯了?”
黃有功搖頭晃腦的說:“芍藥五月鮮,不及芍花蚶。把酒漁家坐,品來醉忘還。”
“牛逼!”船上正在用滑輪組裝起吊機的幾個勞力鼓掌贊嘆。
王憶搖頭說道:“我覺得不行,芍藥倒是五月開,但它跟鮮有什么關系?還有,什么是芍花蚶啊?”
涉及到學術問題,黃有功很認真:
“王老師,芍藥是一味中藥,也可以趁著新鮮的時候摘了花瓣炒菜吃,味道還是很鮮美的。”
“芍花蚶可不是我自己杜撰的名次,你問問他們,咱這里的毛蚶是不是也被叫做芍花蚶?”
王祥海聽著他的話點頭:“是,野芍藥開花以后,外面一圈是紫紅色的,里面是白色的。”
“咱的毛蚶蒸熟以后差不多的樣子,以前確實有叫芍花蚶的。”
簡單的起吊機很快組裝起來,舢板船上架起木桿掛上起吊機開始吊起耙子和網兜。
這樣一來工作流程就變了。
船上有個人來專門負責拉起網兜,其他人只要把耙子給插入海水中即可,繩子扔到船邊可以不用再管,讓負責拉起網兜的來將繩子掛上起吊機給吊起即可。
很方便。
更方便的是舢板船往機動船上轉移竹簍竹筐。
機動船上的起吊機都是連在了轉筒上,轉動轉動篩掉泥沙的時候,順便把竹簍竹筐給拉了上來。
不必單獨開動機器耗費油料。
一舉兩得。
如此一來工作效率大增。
特別是機動船從舢板船上吊起竹筐速度很快,舢板船上的人根本跟不上機動船的速度。
這樣另外一艘機動船也出動去從海里撈起泥沙,還有兩艘帶著卷揚機的機動船也派人在船上撈起泥沙。
如此一來,他們干活速度提升很多,收獲也多了起來。
王祥海見此對王憶更是佩服。
看來,干工作是必須動腦子啊!
十一點鐘開始,黃有功這邊饞不住了,他剛過來那會便拿了一些上好的毛蚶、文蛤之類放入盆里吐泥沙。
吐了兩個鐘頭,他覺得吐的差不多了,便準備去烤毛蚶吃。
正好梅花灘還沒有完全漲潮,他便準備帶著他的貝子下船。
王憶問道:“你帶著木柴嗎?”
黃有功嘿嘿一笑,拍了拍鼓鼓囊囊的挎包,面有得意之色:
“你猜我里面是什么?”
王憶說道:“雖然毛蚶很容易熟,但你帶的木柴未必夠吧?”
黃有功拉開挎包給他看:“木柴是引火的,真要烤蚶子哪能用木柴?得用這個!”
包里有木炭……
他準備的很齊全。
船上有小鍋,王憶便拿起小鍋和支架跟他踏上海灘。
支架撐起小鍋,這樣可以煮毛蚶。
黃有功搖頭:“烤著吃、咱們烤著吃,更好掌握火候,哪個張開口了哪個就能吃,第一時間吃!”
王憶說道:“你要吃張嘴毛蚶啊?別,這樣不衛生,里面可能會存在一些細菌病毒,還是正經煮熟吧。”
江南一帶的人吃蚶子都喜歡吃半熟蚶子,殼子剛剛張開就要吃,所以叫做張嘴蚶子。
毛蚶血蚶他們都喜歡這么吃。
結果就吃出了甲肝……
所以王憶肯定不能這么吃。
他在鍋里倒淡水,把吐過泥沙的鮮活蚶子和貝類扔進去,旺火煮。
海風吹的火焰搖曳,鍋里的湯汁咕咚咕咚的冒泡泡。
為了掌控火候——蚶子煮時間長了肉會變老,口感全無——黃有功得不斷的開鍋看看情況。
于是鍋子一開,鮮味飄蕩。
黃有功吞了口口水,拍著膝蓋學古人擊節吟詩:“豆登霜柚,充庖載海鮮。洞簫吹月下,玉樹立風前!”
“噫吁嚱,可惜可惜,咱們有這么多海鮮有王老師你玉樹臨風,卻沒有吹簫客。”
王憶聽到這話眉開眼笑。
我就喜歡聽人家說實話。
他說道:“吹簫客是沒有,但是學校里有李老師會拉二胡!”
“可別吧。”黃有功趕緊擺手,“李老師最喜歡拉大出殯,咱吃的是海鮮宴,不是白宴!”
“來來來,校長,你先來一個。”
王憶伸出筷子夾了個大毛蚶。
毛蚶不是什么珍品海鮮,可是在海邊吃剛出水的鮮貨,滋味還是令人很心動。
海鮮,最重要的就是一個‘鮮’,原汁原味的鮮。
蚶子肉挺大的,肥碩飽滿中含著一股水,放入口中牙齒擠壓,滾燙的鮮汁濺射,那感覺真是爽。
不用任何配料,只吃一個鮮味就很好了。
如果口味重的可以蘸點醬油,如果喜歡吃酸的可以蘸點醋。
王憶吃在嘴里連連點頭,并隨意的跟黃有功聊了起來。
美食美酒,得有聊天搭配。
他問道:“李老師腦袋瓜子挺機靈的,他應當知道《大出殯》這曲子怎么回事,為什么最喜歡拉這個呢?”
黃有功用手托了個大蚶子用小刀切著吃,如同內蒙草原上的牧羊客用刀切牛羊肉。
吃相粗獷,吃法魅力十足。
他說道:“因為他這個曲子拉的最好啊,人都是這樣,要展示自己的本領,那就會展示最好的一面。”
王憶覺得這個有道理。
黃有功挑了個最大的蚶子,往里倒入一點酒和一點香醋,遞給王憶說:“校長你這么吃吃看,味道可好了。”
王憶用刀切下一塊蚶子肉。
很肥。
它的芍花蚶之名在這蚶子肉上體現出來,這蚶子肉個頭大,煮熟后外面一圈的紅色。
很美艷。
這蚶子肉有酒有醋,鮮味難免被壓制,不過這樣的味道很別致。
給王憶的感覺很好。
初夏陽光已暖但未曬,享受著海風聽著海浪,坐在礁石上跟好友聊著天喝著酒吃著小海鮮。
愜意!
不遠處能看到一艘艘漁船在勞作,更多的小海鮮不間斷的出現在船上,在船后甲板逐漸堆積成小山。
這種收獲的感覺。
讓人滿足!
黃有功的感覺更好。
他舉起酒杯美滋滋的抿了一口,慨然長嘆:“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李太白者,誠不我欺!來,校長,一起來一口!”
王憶笑道:“好,來一口,你現在是詩仙了。”
“我是酒中仙。”黃有功滿意而又感激,“校長,我跟著你是真沾大光了。”
“你知道我以前是什么樣的日子嗎?哈哈,天天喝便宜酒,誰家有酒就不要臉的去人家家里蹭一口。”
“當時就想著,亂七八糟的喝著吧,喝吧喝吧,指不定啥時候就把自己喝死了。”
“到時候正好,杯子一扔腿一蹬,這輩子就這么回事!就是剛才李太白的那一句詩——但愿長醉不復醒!”
他說著沖王憶舉起酒杯:“認識你了,跟你沾大光了,整個人生一下子變得充滿希望了。”
“現在這樣的日子啊,我以前夢里都不敢想!”
王憶也舉杯:“那么,祝我們的未來,越來越好!”
“越來越好!”黃有功仰頭就干了下去。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