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一言可決也】-《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這在袁剛看來是頭等大事,對宋際而言卻是小事一樁,笑道:“只是落籍,不牽扯其他,也沒人找你等收稅?!?
“那還行。”袁剛終于安心。
雖然對穿青寨來說,所有姓宋的都是仇人,而且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但宋際屬于大好人,即便袁剛都對他恨不起來,甚至還不由自主的聯想:如果換這個宋公子來當宣慰使,今后的日子就要好過多了。
書店老板很快把墨磨好,微笑道:“沈朋友請落筆!”
沈師爺對王淵說:“順便把你們的三代家譜也編了,考科舉時會用到。你來說,我來寫。”
王淵道:“童生王淵。父王全,母姜妮,祖父王恩。世代務農,皆為良民,祖上三代,并無作奸犯科之舉。”
袁剛也依樣畫葫蘆,還把劉木匠等人的信息一并報上。
全都是大大滴良民!
“大善,果為良善之民也。”沈師爺笑得有些古怪。
宋公子的關注點獨樹一幟,他認真看沈復璁把資料寫完,突然拍手稱贊道:“好字!”
沈師爺瀟灑無比的將毛筆一扔,負手而立:“獻丑了?!?
宋際絲毫不把銀子當錢看,卻將沈復璁隨手而寫的字視若珍寶。他小心翼翼捧起,又輕輕吹干墨跡,貼身收藏說:“待吾拿回家中慢慢鑒賞?!?
沈復璁的書法,怎么講呢,不太好說。
一開始,他是為科舉而練,做師爺之后,又是為恩主而練。
那位恩主從知縣到知府,每年來往文書、私人信函頗多,大部分都由沈復璁代筆。礙于身份,必須使用臺閣體,可難免千篇一律,于是又想盡辦法追求變化。
這十多年來,沈復璁瘋狂臨摹吳寬書法,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只是略微缺少那么一點神韻而已。
宋際根本沒見過吳寬的字,此刻由沈復璁寫出來,頓時就把他驚到了——既有臺閣體的雍容端莊,又顯得凝重厚實,淳樸當中還隱隱透出一種奇倔。
臺閣體還能這樣寫?
沒辦法,宋際雖然是土司公子,但那個“土”字就說明一切。
見識太少了。
宋際再度提升了對沈復璁的評價,恭敬道:“沈兄滿腹經綸,竟連書法都這般精彩??煞袂鸾蒂F,到吾宋氏族學擔任教諭之職?”
嗯?
王淵、王猛、袁剛、袁志突然瞪眼,齊刷刷握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