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036【自省】-《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不過嘛,”沈師爺接著說,“我在江南亦聽過他的大名。此君自號陽明子,弘治末年,已有年輕士子稱其為‘陽明先生’,可見才學(xué)遠超常人。”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能被江南士子稱為先生,沒有真才實學(xué)根本鎮(zhèn)不住。

    宋公子又問王淵:“你那天跟陽明先生聊了些什么?”

    王淵仔細回憶,把雙方的對話大概復(fù)述了一遍。

    “你呀,”沈師爺搖頭苦笑,告誡道,“不要總是非議朱子,你連《朱子語類》都沒讀過。”

    王淵問:“我哪里說錯了嗎?”

    沈師爺解釋道:“你對于‘理’的理解,只是在拾朱子之牙慧。朱子已經(jīng)講得很清楚了,有還未懂得的道理,那就從已經(jīng)懂得的道理去做。如果懂得道理還未做到,那就應(yīng)該努力踐行。知與行,在朱子看來是互相促進的,跟你那天說的話并無矛盾。”

    “這番話,我怎么沒在《四書集注》里看到?”王淵有些迷糊。

    “當(dāng)然看不到,那出自《朱子語類》,不是科考必須掌握的內(nèi)容,”沈師爺連連搖頭,“你當(dāng)朱子被視為圣賢,就憑他對四書的批注嗎?謬矣!”

    王淵說道:“存天理,滅人欲,這句話總是朱子說的吧?我可不大認(rèn)同。”

    沈師爺說:“你跟著我治《禮記》為本經(jīng),很快就能學(xué)到這句話的出處。”

    “存天理,滅人欲,居然出自《禮記》?”王淵大為驚訝。

    討論其他學(xué)問,或許沈師爺還比較勉強,但《禮記》他早就翻爛了,當(dāng)即糾正王淵的錯誤理解。

    原來,朱熹認(rèn)為萬物同源,太極為道,也即天理,即法則規(guī)律。太極生陰陽,衍萬物,氣化流行為實質(zhì),人與物都帶有自己的屬性。人的屬性有光明,有陰暗,有清濁之分。

    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愛慕女子,這些基本的欲求,在朱熹看來都是天理。他想滅的人欲,是鋪張浪費、好色成性、貪圖享受等等。

    “存天理,滅人欲”的真正含義是:人應(yīng)該恪守大道至理,摒除陰暗,心向光明,去惡存善。只有將自身之惡性消除,才能越來越接近圣人。

    佛道亦然,道家斬三尸,佛家去三毒,跟儒家的“存天理,滅人欲”一個意思。

    而王陽明的“致良知”,也是“存天理,滅人欲”的另一個版本,只不過二者的實現(xiàn)方式不同而已。

    統(tǒng)治者和道學(xué)家們,故意曲解朱熹真意,最后搞得越來越邪乎。甚至后世的仙俠小說,都受此歪理影響,以為斬三尸成圣,就是要毀滅人的一切欲望。

    “我明白了,多謝先生教誨。”王淵無比誠懇的作揖答謝,同時開始進行自我反省。

    沈師爺告誡道:“我的學(xué)問有限,不能教你太多高深道理。但我知道,朱子不是一般人能非議的,至少不是你現(xiàn)在能非議的。想要駁倒朱子,總得把朱子的所有著作都看一遍,你現(xiàn)在才讀過幾本書?”

    王淵再度作揖:“學(xué)生謹(jǐn)記。”

    宋公子在旁邊聽得一頭霧水,他雖然考上了舉人,但所學(xué)僅限于《四書集注》和《五經(jīng)正義》,完全聽不懂兩人此刻在講些什么。

    嗯,其實聽得懂,但無法理解。

    在宋公子看來,認(rèn)真讀圣賢書就夠了,哪來那么多心中疑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