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進京趕考】-《夢回大明春》
第(3/3)頁
王淵四人在船上的鄰居,六成以上都是國子監(jiān)生。
這些家伙從南京出發(fā),一日便可到鎮(zhèn)江換船,成群結(jié)隊極為熱鬧。
路途中,大家也漸漸熟悉起來,彼此之間相處還算比較融洽。
“這位是余寬,字仲栗,是我在國子監(jiān)的好友。”金罍介紹道。
王淵抱拳道:“見過仲栗兄,在下王淵,字若虛。”
鄒木與張赟也連忙問候,各自寒暄一番,余寬對張赟明顯態(tài)度冷淡許多。只因張赟屬于副榜貢生,考得再好也無法成為正經(jīng)進士。
這種看身份交朋友的家伙,王淵心里暗自鄙視,將其化為不可深交的那一類,但言語上卻變得更加熱情。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金罍的另一個監(jiān)生朋友林文俊,為人就要爽利得多。此君為浙江莆田人,雖然只有二十四歲,卻難得老成持重,對誰都禮貌有加,與之交流如沐春風,屬于真正的博學君子。
還有一個張翀,四川潼川人——跟這次云貴鄉(xiāng)試總負責人張羽的二弟同名同姓,但并非同一人。
此人的穿著極為簡樸,衣服都洗得發(fā)白了,卻還舍不得換新衣。
船上雖有無數(shù)士子,但跟王淵投緣的新朋友,只有林文俊和張翀二人。
王淵見張翀過得清苦,總是找機會宴請,把朋友們都拉來自己房間喝小酒。
金罍與張翀則八字犯沖,見面就要爭吵。一個揮金如土、恃才傲物、目無余子,一個清貧節(jié)儉、性情剛烈、待人以誠,并且雙方都嘴上不饒人,看不慣直接說出來,一說出來就是吵架。
每到這種時候,都是王淵和林文俊打圓場,金罍、張翀各自氣呼呼的不再言語。
歷史上,節(jié)儉剛烈的張翀,以及門縫里看人的余寬,都將成為楊廷和的黨羽。最后在大禮議事件中,一個被嘉靖貶官,一個被嘉靖下獄。
文官派系,還真不能以人品來劃分,里頭形形色色的都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