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093【禮經魁預定】-《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不過他也不敢確定,因為朝廷對會試文章有規定,必須寫得樸實簡潔,不得用生僻字、不得賣花俏,所以大家寫出來的都差不多。

    但王淵的文風論述精密,承轉嚴絲合縫,而且不累贅用詞,特色還是非常強烈的,所以王陽明一看就覺得似曾相識。

    “此作旨趣雖無甚奇特,勝在語論卓有根據,氣頗平順,故錄之。”這是王陽明對王淵第一篇四書文的評語。

    而溫仁和的評語則是:“認理真而措詞不拘不泛,論據詳而主旨吻合傳注,行文周密而次第轉承無隙,此題作者當為道學精深之輩也。”

    僅看溫仁和的評語,似乎王淵已經成為儒學大師,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只要溫仁和看好的卷子,評語全都這樣夸贊,他總能找出文章的精妙之處。

    直至王陽明閱到王淵的第三道《禮記》題,臉上突然浮現出古怪笑容。

    他終于能夠確定,這就是自己學生的卷子!

    因為文章在論述的時候,出現了“蓋天地之道,先以化生,后以形生。化生者天地,即父母也;形生者父母,即天地也”。

    這段話,是《禮記大全》批注里沒有的,也是前人沒有記述的。出自王陽明結合《朱子語類》,對《禮記》的深入理解,而且沒有給其他弟子講過,只在王淵請教學問時隨口一提。

    王陽明搖頭笑了笑,提筆寫出評語:“事親事天,發揮透徹。此作文氣平正,當錄之。”

    溫仁和的評語則一如既往夸贊:“事親與事天,無外乎愛以敬。此作文旨如舊,然天地父母卻出新意,暗合朱子之語類,發人深省,令吾茅塞頓開。觀諸士子之作,無逾此篇者。當為此次《禮記》第一!”

    會試文章講究中正平和、淳樸簡潔,但若能寫出符合朱熹理論的新意,絕對可以讓閱卷官興奮莫名——這比寫得花團錦簇、氣勢磅礴還難。

    溫仁和就被王淵的文章驚到了,準確來說,是被王陽明的理解驚到了,王淵只不過是把王陽明的講課內容搬到答卷而已。

    會試朱卷,兩位房官可以改完一些,就立即送去給副考官,副考官改完再送給主考官。也可以全部改完了,再一股腦甩給副考官,但肯定要把副考官搞得措手不及,因為閱卷時間非常緊迫。

    好在《禮記》考生人數稀少,王陽明與溫仁和的閱卷工作最輕。

    《詩經》房的閱卷官,試卷只批閱了四分之一,王陽明、溫仁和就已經把《禮記》卷子給改完。而且他們批閱還很仔細,精彩文章要反復品味好幾遍,但就是收工超快,誰讓《禮記》考生人數那么少呢。

    《春秋》房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

    剩下兩場的考試內容不被重視,考得好錦上添花,考得不好也無所謂,只要別把公文格式寫錯、不出現常識性錯誤即可。

    主要還是閱卷工作時間太緊,根本沒時間細看剩下兩場的答卷,而且那些公文和策論也很難分出孰優孰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