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明代流行歌曲】-《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此時在座的都是今科應考舉子,自然要玩雅令。
雅令也分很多種,有字令、詩令、詞令、花鳥蟲令等等。
常倫擔任令官(出題者)兼明府(酒宴主席),李倌人擔任錄事(糾察秩序及行酒令)。
見金罍茫然無措,李倌人笑著提醒道:“此令為‘一字對義令’,這位公子且先飲門杯。”
“門杯”就是自己的酒杯,行令者必須先飲門杯,可只做樣子抿一口,也可選擇直接干杯。
換做平時,金罍絕對是抿一口,但不知怎的,他竟然仰脖子把酒給干了。自覺慷慨豪邁,風度翩翩,微笑道:“俄。”
李倌人說:“有人對過了。”
金罍又說:“斌。”
“也有人對過了。”李倌人笑道。
一位山西士子起哄說:“金兄,你剛才一直盯著李小姐看,怕是魂魄都被勾走,早已不知世間事了。”
“哈哈哈哈!”
眾士子揶揄大笑。
金罍頓時滿臉慚紅,說道:“捉。”
李倌人說:“捉亦有人對過。”
“灶呢?”金罍問。
李倌人笑道:“算是過關。”
一字對義令,便是把一個字拆為兩字,兩字要意義相近或相對。
這個游戲玩了十多圈,才終于有人被罰酒,而且被罰酒的越來越多,眼見已經玩不下去了。
而李倌人也陪著大家行酒令,一次都沒被罰過,到最后連續說出兩個生僻字,可見文字基本功還是很深厚的。
金罍愈發喜歡。
常倫作為令官,突然說:“字令只是開胃小菜,接下來不若‘席上生風’。”
“好。”客人們自然不會反對主人意見。
席上生風,即以酒桌上的食物為題,背出含有關鍵詞的古詩。更高端的玩法,是現場作詩,必須含有該食物。
常倫指著席案上的杏子蜜餞,喝了一口門杯底酒,笑道:“我先來。牧童遙指杏花村。”
旁邊的士子亦飲門杯:“梅子金黃杏子肥。”
李倌人接的是:“深巷明朝賣杏花。”
王淵來了句最熟悉的:“一枝紅杏出墻來。”
這玩意兒更沒難度,足足耍了一刻鐘,沒有一個被罰酒,全都只喝門杯里的底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