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私田與佃戶】-《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天塌下來,沈復璁這個州判上邊,還有一堆大佬頂著呢。
但剛剛赴任,還沒領(lǐng)到官印呢,就背了這么個處罰,沈復璁感覺自己未來的仕途怕是很坎坷。
反而是被賊寇抓住又釋放的王寵,居然無功無過,因為他已經(jīng)恪盡職守了。
眼見副總兵張俊被停俸處理,許泰、馮禎和郤永這三位邊將,立即打起全部精神追擊逆寇。很快擒斬二千余賊,生擒賊首朱千戶(榜上有名的反賊,擒之可官升三級)。
……
京郊。
周沖指著前方的一片良田,欣喜道:“二哥,那便是咱家的私田。十畝雖然不多,卻也在京城有了產(chǎn)業(yè),今后可將老爺、夫人接來享福。”
不止有田,還有佃戶。
拖家?guī)Э谝还踩耍┲蜓a丁的衣服,前來給王淵下跪磕頭:“小民張方,拜見大老爺!”
“都起來吧。”王淵說道。
皇帝賜田經(jīng)常論“傾”,十畝良田真不多,以古代的產(chǎn)量和租賦,也根本養(yǎng)不活幾口人。
王淵這十畝賜田在北京東郊,緊挨著壩河,灌溉還是很方便的。以前屬于劉瑾私占的民田,劉瑾倒臺之后被充公,可惜被奪田的農(nóng)民依舊是佃戶。
這些佃戶已經(jīng)屬于賤籍,現(xiàn)在依附于王淵,擁有一定的人身權(quán)利,嚴格來講屬于半奴仆狀態(tài)。
王淵可不會傻到跟封建制度抗爭,他只問:“你們以前交租幾何?可需應賦役?”
一個中年漢子說:“回大老爺?shù)脑挘划€地繳麥八斗、繳粟七斗,不需要再應賦役。”
明代北方之田,春麥秋粟,平均畝產(chǎn)一石有余,合起來就是年產(chǎn)兩石。雖然這些良田的畝產(chǎn)遠高于平均數(shù),但劉瑾和官府之前收的田租也高,幾乎已經(jīng)是總產(chǎn)量的七成。
眼前這個三口之家,老幼皆已亡故,只剩一對中年夫婦和一個十多歲的少女。
他們每年辛勤耕種十畝地,只能留下小麥四石、粟米四石,也即九百多斤糧食要吃供三人吃一年,平均每人每天的口糧不足一斤。而且,這些糧食還需拿出一部分,用來換取油鹽等物,能保證不被餓死就算難得了。
這婦人和少女,平時必定還要紡布補貼家用,否則絕對不可能活到現(xiàn)在。
王淵當即說道:“我也是貧寒出身,從小只能在山里吃高粱,連油鹽也見不得幾分。從今往后,每畝麥租五斗、粟租五斗,你等要好生照看田地!”
三人愣了愣,隨即大喜,跪下來瘋狂給王淵磕頭。
王淵告誡道:“不可宣揚出去,旁人問起,就說田租照舊。”
“謝大老爺恩典,小民保證不亂說。”這個叫張方的佃農(nóng)再次磕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