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殺人名額】-《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正德四年,一艘海船遭遇風暴飄到廣東,按理說是不準進行貿易活動的。但廣東鎮巡官卻準其貿易,還抽了50%的關稅做軍需之用,而且禮部官員竟對這種做法進行肯定。
也正是在這一年,都御史陳金湊請降低關稅,并且獲得朝廷批準。就此,關稅從50%下降到30%,還特別注明:貴細解京,粗重變賣,留備軍餉。
如果朝廷沒嘗到征收海稅的甜頭,又怎么可能主動降低關稅?
自此之后,“遇險飄來”的商船越來越多,這種非正常貿易不歸市舶司管,改由地方巡撫、鎮守和三司官員兼管。
可惜中央依舊沒有創收,海稅都留給地方了,只進獻精貴玩意兒給皇帝耍樂。
搞明白這些,王淵問道:“陛下何不在市舶司專設機構,將海貨抽分所得統歸中樞調配。一部分留在地方,激勵其擴大貿易;一部分收歸國庫,以解戶部之窘促。”
朱厚照根本沒把這個放在心上,笑問:“區區海貿能收幾兩銀子?何必跟地方爭此小利。”
王淵提醒道:“十征其三,仍舊諸多海船飄來,可想而知其利之豐厚。”
“此事且不提,二郎你再給我出道題,越難越好,不可太過簡單。”朱厚照還是懶得管海貿之事。
王淵亦不再糾纏,他三年之內都沒法出翰林院,等以后有機會親自去搞。
正德年間是開海禁的最佳時期,明目張膽的違反海禁祖制,居然還能獲得禮部的官方許可,足見海禁口子已經被撕開一大塊。
歷史上,嘉靖二年因為“爭貢之役”,導致明朝海貿政策倒退百年,走私泛濫成風,倭寇也因此大興。到嘉靖末年,其實又再次放松了,隆慶年間變得更加開放,即所謂“隆慶開關”。
但隆慶朝的大明已走下坡路,錯過了發展海貿的黃金時期。而且積弊太深,無法從海貿中獲取足夠利益,大部分利潤都被官員、太監和海商集團侵占了。
瞟了一眼正在做題的朱厚照,王淵心里已經打定主意。今后怎么也要請求外放廣東布政使,正好有權管理“遇險飄來”的商船,到時候把巨額利益往皇帝面前一放,以朱厚照的性格必然不遺余力支持開關。
是真正的開關,而非目前這種假開關。
朱厚照歡快練習幾何題,王淵在旁邊繼續撰寫書稿。有些公式定理他已經淡忘了,還需要慢慢回想,想不起來的干脆自己推導證明。
不知過了多久,太監張永突然前來覲見:“陛下,臣奉旨揀選團營官軍,得十二萬三千七百四十有奇,請從其中精選六千為正兵,另每營各選三千為奇兵,共四萬二千人加以操練,以應對內外兵事!”
團營就是如今的十二京營,由于謙一手創立,但又有些區別,平時說起來把老營也算在其中。
反正吧,張永從京師清理出十二萬余在籍官兵,但都是那種不能打仗的窩囊廢。現在請求精選出六千進行苦練,另外三萬六千隨便練練充數即可。
誰讓連續星象異常呢,而且還金星犯斗宿預示兵災。全國各地都有反賊作亂,最近西北又遭小規模寇邊,朝廷必須增加常備軍力。
如此軍國大事,朱厚照頭也不抬,繼續做題道:“準!”
“謝陛下!”張永磕頭謝恩,臉帶笑意。
前陣子都是谷大用在出風頭,現在張永終于也能掌軍了,他還琢磨著如何練兵平叛撈軍功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