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陰陽人與日心說】-《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渾天說融合宣夜說?”李鑒驚道。
中國也有自己的宇宙模型,即非日心說,也非地心說,而是渾天說、蓋地說和宣夜說。
蓋地說即“天圓地方”,渾天說即宇宙像雞蛋,宣夜說是日月星辰皆浮于虛空。三種宇宙模型并行不悖,都被歷代天文官所采納,至今也沒能爭出個所以然來。
中國古代歷法,是用數學模型來逼近幾何模型的。比如“授時歷”的制定,即觀測太陽的運動軌跡進行分段,每一段都用三次方程來求解,便可推導出各種行星的運行軌跡。跟日心說無關,跟地心說也無關,不管誰繞著誰轉,都不影響數學計算!
李源又把王淵的萬有引力,以及向心力、離心力等理論,告訴欽天監各級官員,隨即讓大家用歷年觀測數據來驗證。
接下來半個月,李鑒這個小小的正八品天文官,便埋頭于浩如煙海的觀測資料當中。
古代中西方天文學,各有其優勢。
西方有宇宙幾何模型,即地心說、日心說體系,但缺乏海量觀測數據。中國沒有宇宙幾何模型,卻有上千年的觀測資料,觀測精度遠遠超過西方。
李鑒在做數據驗證時,突然心念電轉。受萬有引力啟發,又親眼觀察過月亮,他下意識就產生類似于“地心說”的想法。但又跟西方地心說不同,因為西方的地心說認為地球靜止不動,而中國天文官則認為地球是運動的。
緊接著,李鑒又陷入疑惑當中,若地球是運動的,那它到底繞著誰在轉?
太陽!
李鑒翻出大明一百五十年的天文觀測數據,逐一進行驗證。然后他驚訝發現,如果太陽是宇宙中心,那么一切觀測數據都對得上!
甚至,李鑒通過這些數據,竟然將幾大行星進行排序!
有著無數觀測資料做支撐,一旦想到日心說理論,就等于是捅破了窗戶紙,剩下的內容只是補充而已。
李鑒沒有跟同事們討論,而是前去拜訪王淵,想要詳細了解萬有引力。
王淵也不做解釋,把自己撰寫的物理書稿,扔給李鑒讓他自己抄一份回去。
這仿佛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物理的世界,天文的世界,李鑒感覺自己觸摸到宇宙的奧秘。
“監正,這是我近日的研究成果。”李鑒遞給李源一沓稿子。
排在最前面的,便是一副太陽系示意圖,只不過幾大行星的順序有些錯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