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來自大奸臣的感激】-《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江彬的橫空出世,不僅再無奏章彈劾王淵,就連楊廷和與楊一清的矛盾,都似乎突然之間消失無蹤。
皇帝確實可以強行調動邊鎮進京,但文官們也可以陽奉陰違。
一個字,拖!
兵部討論大半個月,別說制定具體方案,居然還在激烈爭執,只為給這些即將進京的部隊,起一個威風八面的新名字。
戶部表示暫時拿不出糧餉,雖然劉六劉七之亂已平,但河北、河南、山東皆需賑濟。另外,貴州、四川、江西還有反賊未平,云南那邊也開始鬧起來,這些都需要親自去清繳。
比如四川,戶部剛撥了十萬兩銀子的軍餉。
楊廷和都已經跟朱厚照達成交易了,楊一清卻還在堅決反對邊鎮入京,上個月連續兩次以辭職來表達態度。
首輔李東陽是真撐不住了,屁股疼得厲害,平均每月辭職四五次。
掐著下班時間,王淵帶領嚴嵩出發,前往楊一清的府邸。
楊一清也是站在院中迎接,拉著王淵的手說:“王學士可是稀客,快請進!”
王淵介紹說:“這位是弘治十八年二甲二名進士,翰林院編修嚴嵩,嚴惟中,丁母憂剛剛回京。”
“見過楊冢宰!”嚴嵩抱拳道。
冢宰、太宰,都是對吏部尚書的敬稱。
嚴嵩留京為官那幾年,楊一清一直在邊疆任職,他對嚴嵩沒有任何印象。
但既然是翰林院編修,也該做做禮遇的樣子,楊一清笑道:“原來是嚴編修,久仰才名,快請入內!”
三人坐定,茶水奉上。
楊一清大笑道:“多虧了王二郎的蠟印機,讓朝廷各部文書工作輕松許多。”
王淵謙虛道:“雕蟲小技,不敢居功。”
蠟印機在各大衙門推廣之后,剛開始吏員們歡欣鼓舞,隨即就有人把王淵恨到骨子里。
楊一清自擔任吏部尚書之后,三番五次提出裁員計劃,結果上次只裁掉五個倒霉蛋。
等到王淵的蠟印機問世,立即給了楊一清裁員理由。僅在邸報發行系統,通政司、六科、提塘就裁官八員,裁撤書吏三十七人,還準備在各省裁撤官吏三百余人。
科技進步,帶來官吏下崗潮。
王淵雙手遞過去一張報紙:“此為鄙人所辦《物理學報》,還請楊尚書雅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