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朱厚照不聽,直奔居庸關而去。 巡關御史張欽拒絕開門,因為朱厚照手續不齊,沒有隨身攜帶通關文書。朱厚照自知理虧,只得返回京城。 又過數日,張欽外出巡視,不在居庸關。朱厚照立即出城,守關將領不敢違抗,只得開門放行,同時派人飛速入京報信。 “什么?陛下又跑了!”梁儲大驚失色。 閣臣們面面相覷,只得盡力隱瞞,然后派人追回皇帝。 追不上,皇帝跑得太快,一溜煙兒的已經到達宣府,自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并以此為名傳令各邊鎮。 跟史書記載的不一樣,朱厚照抵達宣府之后,沒有大興土木營建“鎮國公府”——打敗蒙古小王子,朱厚照才自封鎮國公,說他在宣府建鎮國公府純屬扯淡。更沒有尋歡作樂,索要官民妻女;也沒有殘害百姓,逼得當地民不聊生。 正相反,朱厚照在宣府安頓下來之后,立即開始整頓軍隊、嚴肅軍紀。又頻繁調動邊地將領,貶謫那些不合格守將,從各地調來能打仗的將軍。 接著是清查士兵數量,盡可能補充兵員,勒令戶部趕緊運來糧草。 然后是清查官方牧場,搜集可用戰馬,整編騎兵部隊。 反正,一切為了跟蒙古小王子打仗。 因為皇帝親自坐鎮下令,大明邊境軍務迅速好轉,就連貪污克扣都變得收斂起來。 江彬也是個狠人,為了打仗立功,以身作則變得無比“清廉”,也要求各地將領必須認真負責。誰敢不聽話,皇帝在呢,直接擼掉完事兒。 可惜啊,也就一陣風。 等把仗打完,皇帝離開邊鎮,不管輸贏如何,軍隊都會變回老樣子。 同時,由于皇帝不在京城,朝政由內閣、六部與司禮監把持。 內閣、六部和司禮監張雄瘋狂攬權,張雄更是肆無忌憚貪污。整個朝堂一塌糊涂,王淵在杭州開海居然沒人管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