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470【心學大興】-《夢回大明春》


    第(3/3)頁

    狂禪派,似儒非儒,似禪非禪,主張打破一切桎梏,掃除一切道理束縛,這樣才能回歸“天理”的本來面目。即,追求思想大解放。

    實學派,則非常有意思。厭棄從漢代到明代所有儒學套路,只遵從孔孟的原始思想,主張兼容并包,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比如跟利瑪竇一起翻譯《幾何原本》的徐光啟,嚴格來說就屬于王門心學之實學派。另外,張居正和海瑞,也是實學派的代表人物。這派發展到明末,核心理論即:解放思想,舍虛求實,一切歸于實踐和實用,并且反對陽明心學(其實是反對走向務虛的心學)。

    可惜,在晚明諸多心學流派當中,官場以東林派占上風,實學派的朝政影響力沒那么大。

    直到滿清入關,明代百花齊放的大思潮,被扼住脖子直接宣告死亡,鴉片戰爭之后才終于開始復蘇。

    為啥把王陽明奉為圣人,看以上敘述就知道了。他的心學思想,影響了整個明朝的中后期,從官場到民間的各種思潮,全是陽明心學的變種和分支。

    聶豹離開了,王淵繼續聽講,聽著聽著也走人。

    鄒守益的心學思想,實在太過傳統,啥事兒都往程朱理學上套。物理學派雖然也篡改程朱理學,但都把朱熹當工具人,而鄒守益則是真把朱熹奉為圣賢。

    但是,思想相對保守的士子,還就吃鄒守益這一套!

    鄒守益回京只一個多月,正式收徒就有十多個,另有數十人定期跑來聽他講學。

    方獻夫講學剛好跟鄒守益相反,這位老兄直接狂踩朱熹,把朱熹貶得一無是處。他推崇孟子,“知本”是方獻夫的核心思想,格物致知是為了體察萬物之本,用來探求自己的本心,再將自己的本心與圣人之心契合。

    一些不喜歡研究數學物理,又不咋待見朱熹的士子,紛紛拜入方獻夫門下為徒。

    這兩位雖然核心理論迥異,卻都認同致良知、知行合一。再加上再京城發展多年的物理學派,北直隸士子居然張口閉口談心學,已經成了一種學術潮流時尚,導致下一屆順天府鄉試,出現大量闡述心學的應試文章。

    心學門徒都不隱藏了,考得中就考,考不中拉倒,反正寫文章時要痛快!

    南方數省的鄉試,也有這種情況。搞得許多老學究主考官,在閱卷完畢之后,專門跑去問心學是啥,咋到處都有“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字眼?

    心學,蟄伏十余年,已經開始大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