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俞大猷】-《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福建,泉州。
二十三歲的俞大猷,手捧著一本易經,端坐書堂等著老師到來。
俞大猷的父親是世襲百戶,可百戶家里也窮得很,能供他多年讀書已屬不易。
俞大猷的人生理想,是金榜題名考進士,做一個匡扶社稷的名臣大宦,可惜他乃軍戶長子沒這資格。即便如此,俞大猷在衛學讀完四書之后,也去拜師王宣、林福研習《易經》,又拜在民間大儒兼兵法家趙本學門下。
以俞大猷的才學,考舉人不好說,考秀才是肯定夠格的。
趙本學已經快五十歲了,昂首闊步走進書堂。
“先生!”俞大猷連忙起身。
“坐吧,”趙本學笑道,“縣里傳來消息,國家欲掄武才,增設武舉縣試和殿試,武狀元由陛下欽點。你可動了心思?”
俞大猷咧嘴笑道:“學生確有此意。”
趙本學扔出三本書:“且拿回去慢慢研習,我就不做小兒態了。”
這三本書,分別為《韜鈴內列篇》、《趙注孫子》和《孫子書》,都是趙本學自己寫的兵書。
趙本學是宋代宗室后裔,祖宗是趙匡胤。他的《易經》傳自蔡清一脈,兵法專研孫子,并將《易經》引入兵法當中,俞大猷的兵法思想也受此影響——俞大猷編撰的《續武經總要》,就把老師趙本學那三本書也一起編進去了。
一番交談,俞大猷請教了幾處疑惑,便收起兵書拜別恩師而去。
俞大猷從府城泉州返回晉江,苦候數日,即赴武舉。
剛開始是文考,考場在千戶所校場,知縣為主考官,千戶為副考官。
驗證身份時,一個戴綠頭巾的樂戶子弟,直接被軍士轟打出來:“你這綠帽忘八,竟也敢來考武舉,也不瞧瞧自己什么身份!”
樂戶子弟憤怒道:“官府告示都寫了,國家掄舉武才,不分戶籍種類。這是皇帝欽定的,你難道想抗旨?”
“再敢聒噪,便將你打死!”軍士冷笑。
樂戶子弟嘀咕兩句,轉身便逃,哪敢真的沖撞校場?
王淵不歧視賤籍,可民間歧視啊,允許樂戶參加武舉,只能停留在官府告示上。
俞大猷搖搖頭,拿出自己的貼票,很快就被放行入內。
武考內容沒啥可說的,無非射箭、石鎖、騎術之類,除了騎術和騎射,俞大猷全拿第一。
第二天便是文考,地點在縣衙。
只有三道題:
第一,武經七書是哪幾本書?
第二,孫臏十陣是哪些陣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