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關聯交易】-《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文淵閣。
蔣冕默默起身,把一封奏疏,遞交到楊廷和手中。
楊廷和接過來一看,頓時頭大如斗,竟是王淵寫的《請改棉法疏》。
毛紀被氣得吹胡子瞪眼:“眾臣議加棉課,他說改革鹽法;眾臣議改棉法,他說請加棉課。好說歹說,都是他在說,里里外外就他是好人,此賊竟奸詐至斯也!”
王瓊強忍著笑意,已經有點憋不住。
楊一清也是無語,包括他在內,滿朝上下都被王淵給涮了。
這事兒本就因歐陽重的《抑棉疏》而起,導致群臣鬧著要加棉稅。還有心懷叵測者,把矛頭直指王淵,甚至打算趁勢攻擊物理學派,更意圖糾集反對所有心學派系。
許多在朝為官的心學弟子,都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感。
誰知,王淵突然神來一筆,把關注焦點引導改革鹽法上。
鹽法可比棉法重要無數倍,楊廷和頓時被將了一軍,輿論旋渦也因此轉移,王淵和心學各派瞬間跳出困局。
跳出來還不算完事兒,又順勢一腳給踢回去。
楊廷和本想繼續拖延時間,拖到無人關注改革鹽政。可王淵卻不給機會,竟然主動提起加棉稅的事情。
誰都知道,王淵的工廠產量最高,一旦大幅增加棉稅,王淵受到的損失最大。這等于為了朝廷社稷,王淵狠心砍自己一刀。
反觀楊廷和,竟然還在為是否改革鹽法而猶豫。
兩相比較,高下立判!
王瓊說道:“滿朝非議,若再不改,我等閣臣皆為尸位素餐之輩。”
楊一清不吭聲,他只是次輔,有首輔頂著怕個毛?
楊廷和枯坐良久,意興闌珊道:“這個王若虛,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翻閱史書,楊廷和真不是啥政斗高手,也就正德剛死、嘉靖未至之時,突然發力干翻主要政敵,嘉靖登基之后便昏招迭出。
楊廷和總是考慮太多,又要權力,又要好處,還要名聲,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兒?他當權臣卻沒有魄力,他當奸臣又愛惜羽毛,他當社稷之臣必受派系掣肘,這就導致他在嘉靖朝的操作讓人看不懂。
歸根結底,楊廷和的政治目標不清晰。
劉瑾在時,楊廷和的政治目標是斗倒劉瑾;江彬在時,楊廷和的政治目標是斗倒江彬。有兩個大反派在那兒立著,文官們自然跟著他混,文官的內部矛盾也能壓下去。
江彬死后,楊廷和的政敵變成王淵,可王淵很多時候主動退讓,根本就不愿搞什么正面沖突。
于是,楊廷和就不知道自己該干嘛了,團結在他身邊的文官也自動分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