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新思潮與進士榜】-《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還剩下兩個,一個氣學傳人,一個文學復古派,各自的老師和岳父,居然都跟楊廷和不睦。
楊廷和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殿試題目是他出的,殿試閱卷也是他主持的,結果都選出什么鬼啊!這玩意兒還沒發避免,因為殿試考策論,考生站在皇帝和輔臣的角度看問題,基本不會涉及“致良知”等心學關鍵詞,閱卷官根本不可能從文章看出考生來路。
對楊廷和而言,今年的進士榜炸了!
而且這前六名,都屬于青年才俊,分別為25歲、32歲、22歲、24歲、21歲、28歲,平均年齡只有25歲,這是大明開國以來最年輕的進士前六名。
歷史上,這六個人的仕途都不咋順利。
其中一人辭職、復官又被罷官;兩人被下獄后釋放,永不錄用;一人辭職、復官、罷官,因平倭而復起,病死于戰船;一人遭降職外放,請求辭職無果,縱酒咳血而死;一人下獄被貶到底,好不容易升遷回中央,又因為青詞得罪嘉靖,被皇帝扔去南京,一貶再貶,削職為民。
這六人,一半因為得罪張璁、汪鋐,張汪兩人改革必然要排除異己,而且手段極為激進,不依附就滾蛋或閑置,中間派都難做得很。汪鋐還喜歡弄權,一人身兼兩部尚書,遭到的彈劾最多,每次被彈劾反而升官,隨手反擊就把彈劾他的官員搞得下獄。
另一半是得罪皇帝,嘉靖的神經非常敏感,因為迷信遲遲不立太子。有次嘉靖生病,久不理朝,羅洪先、唐順之請立太子。嘉靖覺得這是在咒自己死,于是將二人罷官。這種做法簡直是神經病,他的親兒子啊,都長那么大了,官員請立太子有什么錯?就算心里不高興,也不能因此罷免官員,否則今后誰還敢說真話?
楊名最倒霉,同時得罪皇帝和汪鋐。
起因是北京出現彗星,按慣例百官都要奏事,朱厚照及近臣因為這種事,被文官趁機噴過無數次,你隨便噴但我不聽就是了。
而到了嘉靖那里,楊名說彗星現于京城,是因為嘉靖用人不當。
嘉靖心里不快,卻口頭嘉獎,想引蛇出洞。楊名受到鼓舞,又彈劾勛貴和道士,潛意思是勸皇帝不要沉迷道術。嘉靖這就怒了,把楊名下獄拷打。汪鋐趁機說楊名是四川人,是楊廷和的余黨,其實楊名跟楊廷和八竿子打不著。
楊名被拷打得幾乎喪命,但寧死也不攀誣他人,只說彈劾奏章的草稿拿給程文德看過。程文德也被抓進大牢拷打。兩位官員上疏請求釋放程文德,這兩人也被下獄拷打。楊名被流放充軍,一年后釋放,但永不再錄用。程文德啥都沒干,只是看了奏章草稿,從翰林編修直接貶為典史。
這都叫什么事兒?
打一開始,嘉靖朝的政治斗爭就非常激烈,再加上一個喜歡玩弄權術的皇帝,官員更迭速度非常快,內閣和六部尚書也任免頻繁。而普通官員,得罪皇帝動輒廷杖、下獄、貶官、罷官,甚至彈劾閣臣和尚書都會被羅織罪名下獄。
朝堂不穩,其害甚巨,國家大事很難推行,并且會帶來嚴重貪腐。張璁卸任之后,再無人能控制局面,官員整天想著爭權,皇帝坐收漁利看好戲,地方軍政事務簡直亂成一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