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拉哈爾·辛格說:“北方的旁遮普,離這里很遠,那里由莫臥兒王統治。” 莫臥兒帝國的開創者巴布爾已死,目前的統治者叫做胡馬雍。 胡馬雍這個家伙嘛,你可以理解為莫臥兒版的朱允炆。他喜歡文學和藝術,崇尚文教治國,性格優柔寡斷,再過幾年就會被自己手下的異族將領趕跑,逃到波斯當了好多年流亡者。此后痛定思痛,從波斯借兵殺回來,居然重建莫臥兒帝國。 錫克教如今的生存環境很神奇,一方面由于胡馬雍的寬容政治,為錫克教提供了良好的傳教環境。另一方面,莫臥兒帝國不斷擴張,還未完全融合印度的統治體系,鎮壓盤剝治下百姓提供軍資,統治矛盾竟然壓過了宗教矛盾。綠教徒和印度教徒都過得很慘,錫克教互相幫助、賑濟貧困的教義,迅速吸收了大量教眾。 在仔細打聽之下,張堯終于搞明白,想北上去見錫克教上師,至少得穿越四五個國家。 張堯說:“我們要留在南方,讓你們的上師過來見我。” 拉哈爾·辛格居然不生氣,說道:“我會轉達的。” 錫克教的創教上師那納克,后世被印度所有教派尊敬,連印度教、綠教都對其推崇備至。 因為此人的品德無可指摘,他出身剎帝利,有著優渥的工作,有著和睦的家庭,卻一路行乞游歷四方。他的足跡,西至麥加,東到西藏,南涉斯里蘭卡,跟綠教、佛教、印度教、天主教都有過交流,融匯世界各大宗教的優點最終創立錫克教。 這十年來,那納克派出弟子四處傳教,雖然傳教中心在旁遮普,但他的弟子遍及整個印度。 越往南邊,錫克教越傳不動,因為阿難國是印度教國家,這里的宗教矛盾不像北邊那么激烈。 只要有利于傳播錫克教,那納克肯定愿意穿越數國,跑來南邊見幾個中國人。 拉哈爾·辛格有著自己的工作,他受雇于天竺棉會。在處理完手上的事情之后,立即辭職北上,去拜見他的上師說明情況。 張堯六人則留在韋達港,拜見此城的政務官龐勝。 龐勝給他們介紹天竺情況:“剛開始,咱們有些搞錯了,這天竺不允許私人占有土地,所有土地都屬于國王。地方貴族領主,也無權擁有土地,只是負責幫國王收取地租。哈哈,搞明白這一點,什么事情都好辦得很。” “分地?”張堯問道。 龐勝說道:“賜地與賣地!追隨者賜予土地,地方貴族售予土地。這樣不僅賺到大筆銀子,還得到地方貴族的擁護。天竺本土的小貴族,是從咱們棉會手里買到的土地,咱們棉會若是被趕跑了,他們手里的土地就不受認可。現在,地方貴族都是咱們的人,恨不得國王永遠當傀儡。” 張堯難以置信:“這天竺,還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竟然全都歸國王所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