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612【兩教合流】-《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陳規,出身于嶺南陳氏,族譜可追溯到東漢,似乎還是南朝陳的皇族。

    炎黃子孫,誰家祖上沒闊氣過呢?

    到了明代,陳規這一脈當官的不多,但海上貿易做得挺紅火。特別是廣州開海之后,陳家的海船發展到數十艘,主要從江西購買瓷器、桐油等商品,運往東南亞和印度出售,再從東南亞、印度運回香料和寶石。

    蒸汽機帶來紡織業大型,廣東商賈眼紅得很,他們甚至派出子弟求學,成功仿造出蒸汽紡織機。

    但是,廣東缺少原材料,這破地方不產棉花!

    江南和山東的棉花,早就被其他省份的商賈霸占。廣東商人只能購買楚棉,可是楚棉的出棉率不高,紡出的棉布質量也不好。

    于是乎,廣東商賈成為開拓印度的急先鋒,他們迫切想要一塊穩定高產的棉花產地!

    陳規作為家族嫡次子,被派到天竺管理農莊。家族花費十多萬兩銀子,終于拿下十八萬畝地,并移民上千,募私兵數百。

    這塊地位于考維利河沿岸,土地非常肥沃,主要種植棉花、水稻和甘蔗。

    天竺的農民太過懶惰,還把漢族移民都帶壞了。陳規對此焦頭爛額,嘗試過無數種方法,最后只能請求家族繼續出銀子移民。

    有人說幫忙提高生產效率,死馬當成活馬醫,那就試試唄。

    在張堯六人的主持下,不分漢民還是土著,每人佃耕十畝地為基數。這十畝地叫做“基田”,田租高達七成,剝削得足夠厲害。

    十畝之外,每人可多佃三畝。這三畝地叫做“增田”,田租高達六成。

    每年農作物收獲時,畝產高于平均數的佃戶,來年可多佃五畝地,這五畝地叫做“優田”,田租只有五成。而畝產最高的五百個佃戶,可額外再佃耕五畝地,這五畝地叫做“自田”,田租僅有四成。

    以上畝產,都算每個佃戶名下耕地的平均數,佃耕過多會導致平均數下降,而且種子都由莊田主提供。

    作為懲罰,畝產最低三百佃戶,全家都將被永久逐出農莊!

    另外還有終極獎勵,三年統計一次,累積繳租最多的兩百佃戶??勺约簲€錢出資,由莊田主聯絡政府,幫他們購買五畝地,這五畝地將永久作為他們的私田。

    如果連續九年都被評上,那就能積攢十五畝私田,絕對算得上勤勞致富。

    地主敢耍花招,在統計時做手腳?

    那就正好,趁機發展濟世派,團結起來逼地主老實。

    此制度一經執行,漢民歡呼雀躍,瞬間被激發積極性。他們起早貪黑打理土地,沒事兒都要去轉幾圈,把田里的雜草拔得干干凈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