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移冊法】-《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陳立手下,亦有識文斷字者,但都有各自的工作,且以賬房、醫(yī)生和陰陽師居多。
對于領地的管理,他們照搬海盜老窩那套,陳立本人同樣沒有治政經(jīng)驗。
黃亮也沒有,你不能對童生要求太多。
但黃亮這廝得知要去殷州,臨行前買了幾本書,《官箴集要》、《實政錄》、《歷代守令傳》等等,都是大明官員的從政必讀書籍。法令、訴訟、刑獄、治災、農政、緝盜……內容包羅萬象,且不說治國,治理一州一縣之地已經(jīng)足夠了。
農歷九月,正是盛州雨季的末尾,隔三差五就要下雨,有時甚至一天下好幾場。
黃亮先是了解本地實情,接著挑選識字者,一起編撰盛州戶籍黃冊。
他將漢人移民、漢人妻妾、漢人子女,統(tǒng)一編為戶籍正冊。又將西班牙人、本地土著,編為戶籍副冊。再將所有奴隸,不拘男女老幼,統(tǒng)編為戶籍余冊。
最后統(tǒng)計出來,盛州共有一城一鎮(zhèn)八村。
主城為盛州城,就在大勝灣的河口三角洲,以農業(yè)和補給貿易為主。
小鎮(zhèn)距離挺遠,即被陳立焚毀的蘇哥托托鎮(zhèn)。如今被改名為香松鎮(zhèn),因為那里盛產香膠松,特種松香賣到大明很值錢。
八個村落全是土著,人口從幾百到兩三千不等,都是愿意臣服漢人的部落。
包括從占城三國移來的非漢人,以及嫁給漢人的土著女性,全州正冊人口共計12746人(其中2194人為孩童)。歸順漢人的土著和西班牙人,全州副冊人口共計8719人。被抓為奴隸的土著,全州余冊人口共計6553人。
雨季結束,陳立開拔出發(fā),半路在香松鎮(zhèn)遇到黃亮。
“連日奔波,通明先生辛苦了。”陳立抱拳說。
陳立抱著三本戶籍冊,呈上道:“幸不辱命,陳指揮請過目。”
陳立首先翻開正冊,此冊以家庭為單位。哪家共有多少人,男丁幾何,女眷幾何,孩童幾何,甚至還有相貌簡述,各家的情況在正冊上一目了然。
副冊和余冊內容差不多,但是余冊上的奴隸,注明了分配給哪家。
陳立高興道:“先生大才,有此三冊,則盛州盡掌于心。”
“陳指揮謬贊了,些許治民手段,便是縣中文吏也會。”黃亮無比汗顏。他其實不知道該先編戶籍,在太平洋航行三個月,看了那些治政書籍才明白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