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歲入破兩千萬】-《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千金買馬骨,聶賢就是那匹馬骨。
此人的資歷深厚得嚇人,又一貫主張改革變法。雖然八十多歲干不了太多事,但管理倉場已經足夠,拉進內閣也算家有一老。
瘋狂提拔聶賢,就是在對天下官員說,老老實實支持改革,就肯定有政治前途!
聶賢則真的想退休,他年紀太大了,能進內閣便再無追求,改革變法交給年輕人便是,他就希望帶著榮耀回家養老。
繼續宣布封賞,翰林院、都察院和六部大佬,勛階集體提升一檔,有的甚至連升三檔。
比如在南直隸,對徐達后人開刀的陳雍,雖然仍舊是左都御史,但散階直接提升為“特進榮祿大夫”。正一品大員!
而王淵,終于以太保身份,真正的位列三公,也是紹豐朝目前唯一的三公大臣。
更扯淡的是,王淵位列三公的同時,還兼三孤的少師頭銜。翻遍整個明代歷史,三公兼三孤僅一人,即嘉靖皇帝的發小陸炳而已。
“陛下,臣請去少師銜,三公兼三孤,未聞有此制度。”王淵說道。
朱載堻笑道:“先生可以變法,朕就不可以改制嗎?”
王淵回答說:“法可因萬民而變,制不可因一人而改,還請陛下三思。”
朱載堻想了想:“便去少師銜,升授先生特進榮祿大夫,再受左柱國。先生不必再推辭,便這樣定下來。”
王淵欲言又止,不再多說。
此刻他的全部官職是:左柱國(正一品勛階),特進榮祿大夫(正一品散階),太保(正一品加官),禮部尚書(正二品虛職),謹身殿大學士(正五品首輔),翰林院學士(正五品虛職)。
勛階已經升無可升,再繼續封賞下去,就只能破例升為“上柱國”。
散階也已經升滿了,但真要再次封賞,也可以專門發明一個散階。
三公還能繼續升,太保之前,還有太傅和太師。
另外,閣臣身份還能升,謹身殿大學士之前,尚有一個華蓋殿大學士。
王淵早有打算,等所有職務滿級,他再堅持干一年,就跑去印度換地圖,免得君臣之間積累太多矛盾。
雖然權傾朝野,雖然加官飛快,但沒人敢提出異議,每年兩千多萬白銀的歲入,全國九千多萬的戶籍人口,可以讓絕大多數人閉嘴。
大明何時有過這樣的盛世圖景?
大量剛剛入仕的年輕官員,就算暫時沒有受到重用,也不妨礙他們崇拜王淵,心里充斥著一種漢唐再現的驕傲之情。
隨之而來的,是文化藝術的興盛,以及文化藝術的風氣大變。復古派的分支盛唐派,隱隱已經占據主流,詩詞歌賦的格調變得蓬勃大氣。
就連楊慎的文學風格都變了,這位本來是六朝派的代表,現在寫詩作詞也越來越傾向盛唐。他的作品不再婉轉悱惻,不再傷感懷古,而是帶著一種李白式的浪漫。
現在的文壇,不再稱什么復古派,因為這玩意兒已經統治文壇。最新的說法,是分南派和北派。
北派文人主推盛唐,南派文人主推六朝,《春江花月夜》估計也沒法再受到追捧。這首詩直至明中期,風評都還普普通通,根本沒有“孤篇壓全唐”的說法,到了明末才被一次次推上全新高度。
這次大封賞,楊慎也獲得賞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