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經濟小識】-《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媽祖灣,即瓜亞基爾灣,南美洲西岸最大的海灣。
當初探海侯選此為基地,一是看中其天然良港作用,二是距離北印加的都城較近,三是河流三角洲的土地異常肥沃。
如今,環媽祖灣二百里地,皆為大明實控區域,都源于探海侯的開拓之功。
別看地盤很小,但質量超高。
從農業來講,這里雖然沒法種稻米、小麥、玉米,但藜麥和土豆產量喜人,同時漁獵資源極為豐富,另外還種植劍麻等經濟作物。
更可喜的是礦產資源,石油之類的就不說了,再過幾百年才能開采。這里有豐富的銅礦和煤礦儲量,今年還在一條小河中發現金沙,正在組織移民前去淘金。
北印加有多處金礦,其中已知的最大一處,就在北印加的都城南部。
至于金沙,在西班牙殖民幾百年后,直至21世紀的厄瓜多爾,都還有一萬多名礦工,在200多條河流中淘金。
注意,不是2條河,也不是20條河,而是200多條河流可淘金!
許多河流,其實就是溪流,抓起一把泥沙就能看到金粒。
媽祖灣周圍,暫時只有一條金河,但隨著不斷的開拓擴張,必然能夠發現越來越多。
僅媽祖灣殖民地,就有在冊人口四萬余。
其中,漢人直接移民大概一萬左右,另有一萬是跟印加帝國交易的女戰俘。還有三四千,由附近部落集體歸化而來。剩下兩萬,全是孩童,且混血兒占了九成以上!
王驥前往學校參觀,隨手招來個七八歲大的男童,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林豐,豐收的豐。”這孩童說話帶著閩南口音。
王驥雖然沒去過福建,但接觸過福建籍水手。他笑道:“老家在福建?”
男童點頭道:“我爹說,我祖籍莆田,是遭了災逃難來的。我爹還說,等我長大了,賺足了銀錢,就回莆田老家翻修祖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