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四百年大夢】-《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其下有內閣,首相一人,副相兩人,再往下就是各部尚書。

    從中央到地方,都設置有議會,由商賈和士紳代表擔任,政府法案需經議會投票表決。

    大明商賈帶去科技、資金、技術和機器,日本的工商業迅速發展。

    后來,呂宋爆發內亂,三個王子瓜分國土。南洲(澳大利亞)、越州(巴布亞新幾內亞)、新州(新西蘭)紛紛獨立。呂宋一下子變成六個國家,即:北呂宋、南呂宋、西呂宋、南洲共和國、越州共和國、大新王國。

    東吁王國被王元珍擊敗,在痛失瀾滄(老撾)之后,突然選擇向南攻打柔佛,占領整個馬來半島。南洋水師建立的柔佛王國,只剩下蘇門答臘島。

    日本趁機奪去呂宋、柔佛在非洲的殖民地,并且擴張自身在波斯、奧斯曼的貿易市場。

    資本家每年生產那么多商品,國內市場無法吃完,只能尋找海外傾銷地。但整個東方都是商品生產地,歐洲、殷洲又人口太少,于是波斯和奧斯曼就被盯上。

    這兩個龐然大物,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工業落后,簡直屬于天然目標,相繼淪為半殖民地。

    在經過多次抗爭無果之后,波斯和奧斯曼開始思想東方化。

    兩國皇室和上層社會,都以會說漢語為榮,以穿戴東方服飾為時尚,茶葉成為廣受追捧的高級飲料。甚至,心懷抱負的青年們,紛紛前往東方求學,回國之后倡導綠教改革,極端者甚至鬧著全面東方化,認為波斯、奧斯曼的文化風俗帶有劣根性。

    至于歐洲,日耳曼尼亞占據巴西殖民地,又從西班牙手里奪取加勒比海域。英國在北殷州的殖民地,被發展起來的漢人同化,只剩法國在更北方(加拿大)成功殖民。

    英國沒有海外殖民地,工商業根本沒法發展,因為原始積累就積累不起來。

    西班牙徹底淪為農業國,葡萄牙繼續做二道販子。但是,由于王室的冷血盤剝,葡萄牙人口不斷下降,出海賺錢之后就不愿回國,許多都選擇歸化為天竺國民。

    日耳曼尼亞和法國,率先爆發戰爭,而且兩國國王都是王驥的后代。

    戰爭原因,無非爭奪歐洲市場而已。他們無法到海外傾銷,只能選擇在歐洲內卷,環地中海地區是主要的商品傾銷地。

    雙方各自拉著小弟打仗,關鍵時候俄羅斯也卷進來,對著日耳曼尼亞瘋狂捅菊花。

    三百年間,大小戰爭數十次,各自有勝有負,版圖幾乎沒什么變化,唯一的作用就是成功控制了人口數量。

    天竺則很有意思,一旦出現嚴重的國內矛盾,立即轉嫁給不愿歸化的本地人。直至八十年前,全國已經找不到未歸化者,印度教在這個世界徹底消失,整個南亞次大陸都信仰佛教和道教。

    九十年前,天竺和中國爆發戰爭,同樣是為了爭奪傾銷市場,也是為了轉嫁各自國內的經濟危機。

    不過這場戰爭非常神奇,很少在彼此的國土打仗。

    先是拉著一票小弟,瘋狂打海戰,接著又以東南亞為陸地戰場。中國和日本,對陣天竺和東吁,主要戰場在東吁和瀾滄(老撾)。南洋各國,也彼此站隊,互相之間爆發大規模海戰。

    打到最后,沒有勝利者,雙方士兵損失慘重,國內經濟一塌糊涂。

    反而是殷洲各國漁翁得利,趁機出售戰爭物資,著實狠狠的賺了一票。

    亞洲強國們,在戰后舔舐傷口,奧斯曼和波斯趁機爆發起義。兩國皇帝皆被推翻,但國家反而陷入分裂,保守派和世俗派爭斗不斷。

    戰后,北殷洲東西戰爭爆發。

    西邊,是大明東洋水師建立的“大唐國”。馬匪建立的大金國,已經被大唐國滅掉,但由于落基山脈的阻擋,大唐國難以東進,國土面積比較狹窄。

    東邊,是后期移民建立的“北殷共和國”,包括漢人、歐洲人、土著和少量黑人。

    北殷洲東部的黑人,在漢人去那里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另一個時空,北美黑奴登陸,比五月花號還早一年。

    北殷共和國,以漢人為主體,土著次之,歐洲人再次。

    雖稱共和國,卻是君主立憲體制。

    王鰲兵敗被俘,天津工廠被黃宗德霸占,天津王氏主宗被流放殷洲。

    當時,北殷洲東部非常原始,王氏子孫成為局部首領,只領導著望鄉鎮(休斯頓)那一片,而且那里屬于大墨國(墨西哥)的地盤。

    各地漸漸發展起來之后,大墨國開始覬覦此地,出兵兩萬進行征服。

    大盛國趁機偷襲大墨國,王氏子孫也呼吁各地起兵,一起反抗大墨國的入侵。

    大墨國的領土,直接縮水一半。

    南邊的四分之一,被大盛國給吞并。東北部的四分之一,順勢宣告獨立,并與北殷洲東部勢力組建“北殷共和國”。天津王氏子孫王慶,被推舉為國王,但設立憲法制約王權,國策主要出自內閣和議會。

    在占據五大湖之后,北殷共和國發展迅速,并最終與西海岸的大唐國爆發戰爭。

    大唐國滅亡。

    大墨國滅亡。

    按照另一個時空的版圖劃分,北殷共和國的領土,基本跟美國重合,但沒有阿拉斯加,而且控制加利福尼亞灣。大盛國的領土,從墨西哥一直延伸到尼加拉瓜。

    然后,大盛國裂開了,分裂成大大小小七個國家。

    至于俄羅斯,幅員遼闊,窮得一逼,不但打穿了西伯利亞,而且還占據著阿拉斯加。廢除農奴制改革失敗,工商業艱難發展,別說無產階級革命,就連資產階級革命都缺乏必要條件。俄羅斯的存在,純屬惡心日耳曼尼亞,總在關鍵時候背后捅一刀。

    大戰之后,中國和天竺,同時爆發大規模工人革命,資本家被迫改善工人福利。

    而且,兩國政府都開始趁機改革,將重要資源收歸國有,鋼鐵、煤炭等領域禁止私人進入。

    二十年過去,再度爆發戰爭,同樣是以東南亞為主戰場。

    北殷共和國不是美國,不敢介入舊大陸之戰,只是趁機出售戰略物資。然后,策動巴西獨立,趕走日耳曼尼亞的殖民者。

    中國和天竺,依舊實行帝制,但皇帝權力受到極大制約,已經失去國家財政大權。隨之產生的是腐敗問題,階級固化非常嚴重,不可避免的頻繁爆發革命。兩國第三次大戰期間,中國革命成功,天竺皇帝被迫放棄實權。

    世界格局發展到現在,中國、天竺、北殷三強并立。

    俄羅斯因為農奴起義,四分五裂。

    日耳曼尼亞和法國,依舊是歐洲小霸主。至于歐洲其他國家,可以參考另一個時空的東南亞小國。

    日本在商業競爭中日漸落后,雖然勢力比歐洲諸國更強,但身邊的中國爸爸實在太厲害。五花八門的產業滋生,比如*****,就是非常厲害的出口項目。

    朝鮮,老撾,越南,依舊是中國的三個省份。

    東吁國,繼續存在著,相當于中國和天竺的緩沖地。東吁國王,還在掌控實權,全國上下被搞得一團糟。

    呂宋四分五裂不用說,之前的地盤太大,而且島嶼無數,非常容易陷入分裂。

    印度洋、阿拉伯海的無數島嶼,全是天竺的地盤,島上90%的居民都是漢人。澳大利亞、新西蘭也是如此,雖然早已獨立,但皆為漢人土地。甚至連東非沿海,漢人數量都占到30%以上,中東石油早已被中國和天竺控制。

    全球流行的服裝和發型,已經跟中國古代相去甚遠,簡單方便是服飾演變的主流方向。

    寬袍大袖,只在儀式性的重要場合出現,男性頭發也以短發為主。

    特別是下身穿著,無論男女更傾向于褲子,因為裙子在很多時候特別費事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