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日之后,經李處耘與韓通、楊廷璋、王環、宋延渥等人商定,章鉞正式調動兵力進城駐防。首先當然是皇城,內殿直、東西班等雜七雜八的宿衛部隊全部在金祥殿廣場集結,與章鉞的近衛師莊少、薊平文辦理交結,上繳武器鎧甲,兩萬多士兵僅身著軍服開出城外東大營,等待整編。 而內、外兩城則交由侍衛司,所有城防安排全部交給了李處耘、羅彥環,而五師高長海、七師杜延暉則率部進駐城西侍衛司大營,暫處于待命狀態。其余殿前司、禁軍水師等數萬兵力同樣回營,屆時也要接受整編。 內外三城的防務安排妥當,皇宮內的內侍、宮人各司其職。章鉞派人進宮傳令楊思誠、董光買,安排太后、小皇帝移居東華門外的一所大宅。 二月二十,黃道吉日,楊思誠、董光買備辦儀仗趕來伺候章鉞沐浴,在南郊立圜丘祭祀天地,凡在京七品以上的官員幾乎都來了,只有中書省范質、王溥、魏仁浦、王樸,及六部等二十多名舊臣沒來。 就算是主動跑來跪tian的,是否還能被重用都不一定呢,行人司已成規模,可不是擺設,這些官員的個人履歷檔案,章鉞可是清清楚楚。而范質這種頑固又保守的老儒,章鉞根本就不打算用他,自然不去理會。 祭祀完畢,章鉞命司天臺官員當眾占卜,卦象為離上巽下,是為“鼎”卦。一眾文武大喜,在內侍的引導下,一路入朱雀門、宣德門、宣佑門,進入金祥殿。 內侍則引章鉞去往偏殿,換上十二旒通天冠、十二章袞衣和下裳的玄色冕服。幾經明爭暗斗才有今日,章鉞心里很平靜,對著大銅鏡照了照,對這身帝王“袞冕”很不滿意。 這衣服是趕制的,絲綢的料子不透氣,穿在身上像套了一個膠袋一樣,而且就式樣來說,與秦漢時期的帝王服飾有所不一樣,這個只能以后再改。 在陣陣悠揚的禮樂聲中,章鉞表情嚴肅,手按玉帶步上御階,大袖一揮翩然而坐,眾臣紛紛出列,躬身而拜道:“恭賀吾皇榮登大寶,御極天下!” 眾臣三拜,禮樂停止,章鉞大手一揮道:“眾卿列座!聽宣!” 一眾文武分列大殿兩邊,坦然坐下。封乾厚持笏出列,一口氣宣讀了數千字的致辭,這就是即位詔書,而不是禪位詔書,象征意義截然不同。皇帝嘛,怎么可能去搶別人大位,給一些心思不純的家伙找到攻訐帝王的借口。 大意就是天下怎么怎么亂,藩鎮怎么怎么作惡,庶民怎么怎么苦,朝庭怎么怎么弱……而中國之地幅員三萬里,民生不可無主,必欲推尊帝號。是用以今年二月二十于汴水之陽設壇備儀祭祀,昭告上帝皇祗,定有天下之號曰“大秦”,建元“鼎和”,簡在帝心,尚享。 本來,就算是即位禮儀也不是這樣的,要在祭禮完成后,就在祭壇前由贊禮官排班,指揮湊樂,還要鞠躬、拜興、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頭、再三呼、跪右膝、出笏,非常的繁瑣,被章鉞和封乾厚改了。而且還有跪禮,只是半跪,極少數時候。最后由宰相奉上御寶,也就是玉璽,這個一共是有十二個的,各有不同的功用。 但范質等人把中書使用的御寶收走了,只剩下皇帝皇后用的還在宮內,還眼巴巴地等著章鉞去求他要御寶,然后好談條件,但章鉞不鳥他,也不打算用這種舊的御寶,用鋼印好多了。 “三件事!擬詔!”在朝堂上,皇帝是很少開口說話的,但章鉞顯然不一樣,他總有自己的想法,這時豎起四根手指晃了晃,又道:“定于五月朔日開國大典,祭祀太廟,再行冊封,有司盡快備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