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大結局 第十六章 孫傳庭-《明朝那些事兒》


    第(1/3)頁

    最先行動的,是盧象升,他行動的具體方式,是開會。

    開會內容,自然是布置作戰計劃,研究作戰策略,討論作戰方案。

    相對而言,高迎祥的行動要簡單得多,只有兩個字——開打。

    從心底里,盧象升是瞧不上高迎祥的,畢竟是草寇,沒讀過書,沒考過試,沒有文化,再怎么鬧騰,也就是個草寇,所以對于高迎祥的動向,盧象升是很有把握的:要么到河南開荒,要么去山西刨土,或者去湖廣鉆山溝,還有什么出息?

    為此,他做了充分的準備,還找到了洪承疇,表示一旦高迎祥跑到西北五省,自己馬上跑過去一起打。

    然而高迎祥的舉動,卻是他做夢都想不到的。

    闖王同志之所以叫闖王,就是因為敢闖,所以這一次,他決定攻擊一個盧象升絕對想不到的地方——南京。

    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這個舉動并不明顯,他會合張獻忠,從河南出發,先打廬州,打了幾天,撤走。

    接下來,他開始攻擊和州,攻陷。

    攻陷和州后,他開始攻擊江浦,江浦距離南京,只有幾十公里。

    如果你有印象的話,就會發現,兩百多年前,曾經有人以幾乎完全相同的路線,發起了攻擊,并最終取得天下——朱元璋。

    高迎祥同志估計是讀過朱重八創業史的,所以連進攻路線,都幾乎一模一樣,可惜他不知道,真正的成功者,是無法復制的。

    朝廷大為震驚,南京兵部尚書立即調集重兵,對高迎祥發動反攻擊,經過幾天激戰,高迎祥退出江浦。

    退是退了,偏偏沒走。

    他集結幾十萬人,開始攻打滁州。

    至此可以斷定,他應該讀過朱重八傳記,因為幾百年前,朱元璋就是從和州出發,攻占滁州,然后從滁州出發,攻下了南京。

    滁州只是個地級市,人不多,兵也不多,而攻擊者,包括李自成、張獻忠等十幾位頭領,三十萬人,戰斗力最強,最能打的民軍,大致都來了。

    所有的頭領,所有的士兵,都由高迎祥指揮。

    高闖王終于爬上了人生山峰的頂點。

    他決定,進攻滁州,繼續向前邁步。

    山峰的頂點,再邁一步,就是懸崖。

    慘敗但至少在當時,形勢非常樂觀,滁州城內的兵力還不到萬人,幾十萬人圍著打,無論如何,是沒問題的。

    幾天后,他得知盧象升率領援軍,趕到了。

    但他依然不怵,因為盧象升的援兵,也只有兩萬多人。此前雖說吃過盧閻王的虧,但現在手上有三十萬人,平均十五個人打一個,就算用腳算,也能算明白了。

    盧象升率領總兵祖寬、游擊羅岱,向滁州城外的高迎祥發動了進攻。

    雙方會戰的地點,是城東五里橋。

    在講述這場戰役之前,有必要介紹一下滁州的地形,在滁州城東,有一條很寬的河流,水流十分洶涌。

    我再重復一遍,河流很寬,水流很洶涌。

    這場會戰的序幕,是由祖寬開始的,關寧鐵騎擔任先鋒,沖入敵陣,發動了進攻。

    戰斗早上開始,下午結束。

    下午結束的時候,那條很寬,水流很洶涌的河流,已經斷流了,斷流的原因,史料說法如下——積尸填溝委塹,滁水為不流。

    通俗點的說法,就是尸體填滿了河道,水流不動。

    尸體大部分的來源,是高迎祥的部下,在經歷近七年的光輝創業后,他終于等來了自己最慘痛的潰敗。

    關寧鐵騎實在太猛,面對城東兩萬民軍,如入無人之境,亂砍亂殺。

    高迎祥很聰明,他立即反應過來,調集手下主力騎兵,準備發動反擊,畢竟有三十萬人,只要集結反攻,必定反敗為勝。

    紅樓夢里的同志們曾告訴我們這樣一句話:大有大的難處。

    高迎祥的缺點,就是他優點——人太多。

    人多,嘴雜,外加剛打敗仗,通訊不暢,也沒有高音喇叭喊話,亂軍之中,誰也摸不清怎么回事,所以高闖王折騰了半天,也沒能集中自己的部隊。

    但高闖王還是很靈活的,眼看兵敗如山倒,撒腿就往外跑,他相信,自己很快就能脫離困境。

    這是很正確的,因為根據以往經驗,官軍都是拿工資的,而拿工資的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拿多少錢,干多少事。無論是洪承疇,還是左良玉,只要把鬧事的趕出自己管轄范圍就算數了,沒人較真。

    所謂跟蹤追擊這類活動,應該屬于加班行為,但朝廷歷來沒有發加班費的習慣,所以向來是不怎么追的,追個幾里,意思到了,也就撤了。

    但是這一次,情況發生了變化。

    我說過,盧象升是一個好人,一個負責任的官員。這一點反映在戰斗上,就是認死理,凡是都往死了辦。

    按照這個處事原則,他追了很遠——五十里。

    之前我還說過,盧象升的外號,是盧閻王,雖然長得很白,但手很黑,無論是民軍,還是民軍家屬,只要被他追上,統統都格殺勿論,五十里之內,民軍尸橫遍野,保守估計,高迎祥的損失,大致在五萬人以上。

    追到五十里外,停住了。

    不追,不是因為不想追,也不是不能追,而是不必追。

    擺脫了追擊的高迎祥很高興,現在的局勢并不算壞,三年前,他被打得只剩下幾千人,逃到湖廣鄖陽,避避風頭,二十天后出山,又是一條好漢,何況手上有幾十萬人乎?

    但安徽終究是呆不下去了,他轉變方向,向壽山進發,準備在那里渡過黃河,去河南打工。

    黃河岸邊,他就遇到了明軍總兵劉澤清。

    劉澤清用大刀告訴他,此路不通。

    劉澤清并非猛人,并非大人物,也沒多少兵,但是,他有渡口。

    他就堵在河對岸,封鎖渡口,燒毀船只,高迎祥只能看看,掉頭回了安徽。

    無所謂,到哪兒都是混。

    但在回頭的路上,他又遇見了祖大樂。

    祖大樂也是遼東系的著名將領,遇上了自然沒話說,又是一頓打,高迎祥再次夜奔。  好不容易奔到開封,又遇見了陳永福。

    陳永福是個當時沒名,后來有名的人,五年后,他堅守城池,把一個人變成了獨眼龍——獨眼李自成。

    這種人,自然不白給,在著名地點朱仙鎮(岳飛打金兀術的地方)

    跟高迎祥干了一仗,大敗了高迎祥。

    高迎祥終于發現,事情不大對勁了,自己似乎掉進了圈套。

    他的感覺,是非常正確的。

    得知高迎祥攻擊滁州時,盧象升曾極為驚慌,但驚慌之后,他萌生了一個計劃——徹底消滅高迎祥的計劃。

    高迎祥的想法,是非常高明的,學習朱重八同志,突襲南直隸,威脅南京,但遺憾的是,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他沒有在這里混過。

    沒有混過的意思,就是人頭不熟,地方不熟,什么都不熟,所以這個計劃的關鍵在于,絕不能讓高迎祥離開,把他困在此地,就必死無疑。

    劉澤清擋住了他的去路,祖大樂把他趕到了開封,陳永福又把他趕走,但這一切,只是序幕,最終的目的地,叫做七頂山。

    七頂山,位于河南南陽附近,被祖大樂與陳永福擊敗后,高迎祥逃到了這里,就在這里,他看到了一個等候已久的熟人——盧象升。

    當然,除了盧象升外,還有其余一干人等,比如祖大樂、祖寬、陳永福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