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大結局 第十六章 孫傳庭-《明朝那些事兒》


    第(2/3)頁

    此時的高迎祥,手下還有近十萬人,就兵力而言,大致是盧象升的兩倍,更關鍵的是,他的主力重甲騎兵,依然還有三萬多人。

    然而戰爭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號稱“第一強寇”的高迎祥,竟然毫無還手之力,主力基本被全殲,僅帶著上千號人奪路而逃。

    這是一個比較難以理解的事,最好的答案,似乎還是四個字——氣數已盡。

    十幾萬士兵、下屬打得干干凈凈,兵器、家當丟得一干二凈,高迎祥同志這么多年,折騰一圈,從窮光蛋,又變成了窮光蛋,基本算是白奮斗了,應該說,他很倒霉。

    但我個人認為,有個人比他更倒霉——李自成。

    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事情,比變成光桿司令更倒霉呢?

    有的,比如,變成光棍司令。

    李自成的麻煩在于,他的老婆給他戴了綠帽子。

    這位給李自成送帽子的老婆,叫邢氏,雖然不能肯定李自成有多少老婆,但這個老婆,是比較牛的。

    按史料的說法,這位老婆基本不算家庭婦女,估計也不是搶來的,相當之強悍,打仗殺人毫無含糊,更難得的是,她還很有智謀,幫李自成管賬,據說私房錢都管。

    在管賬的時候,她見到了高杰。

    高杰,米脂人,李自成的老鄉,據說打小時候就認識,后來李自成造反,他毫不猶豫,搭伙一起干,從崇禎二年開始,同生共死,是不折不扣的鐵哥們。

    鐵哥們,也是會生銹的。

    李自成第一次懷疑高杰,是因為一件偶然的事。

    崇禎七年八月,時任五省總督陳奇瑜,派出參將賀人龍進攻李自成。

    賀人龍是個相當猛的人,此人戰斗力極強,且殺人如麻,每次上戰場,都要帶頭沖鋒,被稱為賀瘋子。

    賀瘋子氣勢洶洶地到了地方,看到了李自成,打了一仗,非但沒打贏,還被人給圍住了,且一圍就是兩個月。

    但李自成并不想殺掉賀人龍,因為賀人龍是他的老鄉,而且他正在鍛煉隊伍階段,需要人才,就寫了封信,讓高杰送過去,希望賀人龍投降。

    這個想法是比較幼稚的,賀人龍同志說到底是吃皇糧的,有穩定的工作,要他跟著李自成同志四處亂跑,基本等于胡扯,所以信送過去后,毫無回音,說拿去擦屁股也有可能。

    按說這事跟高杰沒關系,賀人龍投不投降,是他自己的事,可是意外發生了。

    去送信的使者,從賀人龍那里回來后,沒有直接去找李自成,而是找了高杰。

    這算是個事嗎?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說是事,就是事,說不是,就不是。

    而李自成明顯是個喜歡把簡單的問題搞復雜的人,加上賀人龍同志守城很厲害,他打了兩個月,連根毛都沒拔下來,所以他開始懷疑,賀人龍和高杰,有不同尋常的關系,就把高杰撤了回來。

    無論是鐵哥們,還是鈦哥們,在利益面前,都是一腳蹬。

    對李自成同志的行為,高杰相當不爽,但這事說到底,還是高杰的責任。

    因為他回來之后,就跟邢氏勾搭上了。

    到底是誰勾搭誰,什么時候勾搭上的,基本算是無從考證,但史料上說,是因為高杰長得很帥,而邢氏是管賬的,高杰經常跑去報銷,加上邢氏的立場又不太堅定,一來二去,就勾搭上了。

    關于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高杰同志是有體會的,在回顧了和李自成十幾年的交情、幾年的戰斗友誼,以及偷人老婆的內疚后,他決定,投奔官軍。

    當然,他是比較夠意思的,臨走時,把邢氏也帶走了。

    對李自成而言,這是一個極為沉重的打擊,老婆跑了,除面子問題外,更為嚴重的是,他的很多秘密,老婆都知道(估計包括私房錢的位置)。

    除了老婆損失外,還有人才損失。

    在當時李自成的部下里,最能打仗的,就是高杰,此人極具天賦,投奔了官軍后,就一直打,打到老主顧李自成都歇菜了,他還在繼續戰斗。

    高杰投降的對象,是洪承疇,洪總督突然接到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自然高興異常,立刻派兵出擊,連續擊敗李自成,斬殺萬人。

    總而言之,對各位頭領而言,崇禎九年算是個流年,老婆跑了,手下跑了,跑來跑去,就剩下自己了。

    對高迎祥而言,更是如此。

    老婆跑了,再找一個就是,十幾萬大軍都跑光了,就只能鉆山溝了。

    所以高闖王毅然決定,跑進鄖陽山區。

    兩年前,就是在那里,被打得只剩半條命的高迎祥撿了條命,東山再起。

    盧象升聞訊,立刻找到祖寬和祖大樂,吩咐他們,立即率軍出發,追擊高迎祥。

    祖寬回答:不干。

    盧象升無語。

    之所以無語,因為他們從來就沒干過。

    關寧鐵騎很久以前,我以為所謂戰爭,大都是你死我活,上了戰場,管你七大姑八大姨,都往死里打,特別是明末,但凡開打,就當不共戴天,不共戴地,不共戴地球,打死了算。

    后研讀歷史多年,方才知道,以上皆為忽悠是也。

    按史料的說法,當時的作戰場景大致如下:

    比如一支官軍跟民軍相遇,先不動手,喊話,喊來喊去,就開始聊天,聊得差不多,民軍就開始丟東西,比如牲口,糧食等等,然后就退,等退得差不多了,官軍就上前,撿東西,撿得差不多,就回家睡覺,然后打個報告給朝廷,說殲敵多少多少,請求賞賜云云。

    應該肯定的是,在當時,有這種行為的官軍,只占絕大多數,認認真真打仗的,只占極少數,所謂“拋生口,棄輜重,即縱之去”。

    現象也好理解,因為當時鬧事的,大都是西北一帶人,而當兵的,也大都是關中人,雙方語言相通,說起來都是老鄉,反正給政府干活,政府也不發工資(欠餉),即使發了工資,都沒必要玩命,這么打仗,非但能領工資,還能撈點外快,最后回去了還能領賞,非常有利于創收。在史料中,這種戰斗方式有個專用名詞:打活仗。

    因為活仗好打,且經濟效益豐富,所以大家都喜歡打,打來打去,敵人越打越多,局勢越來越惡化,直到關寧鐵騎的到來。

    其實關寧鐵騎的人數沒多少,我算了一下,入關作戰的加起來,也就五千來人,盧象升、洪承疇手下最能打的,基本就是這些人,最厲害的幾位頭領,都是被他們打下去的。

    之所以能打,有兩個原因,首先,這幫人在遼東作戰,戰斗經驗豐富,而且裝備很好,每人均配有三眼火銃,且擅長使用突襲戰術,沖入敵陣,勢不可擋。

    而第二個原因,相當地搞笑,卻又相當地真實。

    我說過,每次打仗時,民軍都要喊話,所謂喊話,無非就是談條件,我給你多少錢,你就放我走,談妥了就撤,談不妥再打。

    但每次遇到關寧鐵騎,喊話都是沒用的,經常是話沒喊完,就沖過來了,完全不受收買,忠于職守。

    我此前曾以為,如此盡忠職守,是因為他們很有職業道德,后來看的書多了才明白,這是個誤會,套用史料上的話,是“邊軍無通言語,逢賊即殺”,意思是,遼東軍聽不懂西北方言,喊話也聽不懂,所以見了就砍。

    所以我一直認為,多學點語言,是用得著的。

    高迎祥就是吃了語言的虧,估計是屢次喊話沒成,也沒機會表達自己的誠意,所以被人窮追猛打了幾個月,也沒接上頭。

    在眾多的民軍中,高迎祥的部隊,算是戰斗力最強的,手下騎兵,每人兩匹馬,身穿重甲,也算是山寨版的關寧鐵騎。雖說戰斗力還是差點,但山寨版有山寨版的優勢,比如……鉆山溝。

    高迎祥鉆了鄖陽山區,祖寬是不鉆的,因為他的部隊,大部都是騎兵,且待遇優厚,工資高,要讓他們爬山,實在太過困難,盧象升協調了一個多月,也沒辦法。

    照這個搞法,估計過幾個月,闖王同志帶著山寨鐵騎出來鬧騰,也就是個時間問題。

    在這最為危急的時刻,更危急的事情發生了。

    崇禎九年(1636)四月,當盧象升同志正在費盡口水勸人進山時,遼東的皇太極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建國。

    皇太極建都于沈陽,定國號為清,定年號為崇德。

    這一舉動表明,皇太極同志正式單飛,另立分店,準備單干。

    通常來講,新店開張,隔壁左右都要送點花圈花籃之類的賀禮,很明顯,明朝沒有這個打算,也沒這個預算。

    不要緊,不送,就自己去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