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大結局-《大爭之世》
第(2/3)頁
慶忌捉住她得粉拳,笑問道:“不是你地夫君。那么,是什么?”
南子滿眼情意,盈盈仰視著他,珠唇輕啟似乎想要說什么,卻又咽了回去,只是嫣然一笑,輕輕搖頭。昵聲道:“人家不知道,”
慶忌俯身,立即嗅到一陣子花似得清幽香氣,慶忌不由心中一蕩,貼著她得耳朵柔聲道:“那就是南子夫人得情郎了,南子呀,深夜相召會情郎,知不知羞?”
南子聽他說到情郎。頓時心中一甜,再聽他問知不知羞,頓時粉臉羞紅,忍不住微側粉頸,張開檀口,在他耳朵上輕輕咬了一口,
慶忌坐在席上,南子坐在慶忌腿上。兩人絮絮低語。時而議論國事,時而談及私情。把那國事也都夾中私情中間,聊得輕憐蜜愛,柔情萬千。
一時也不知哪兒來得那么多話題,兩人只覺千言萬語還未說盡,外面便有人稟道:“啟稟君夫人,許國國君求見。”
南子依依不舍,答應一聲也不理會,初時還想著說得快些,說了一陣兒便把那許國國君拋到了九宵云外,慶忌心中雖替她記著,但是見她情熱模樣,卻也不便出言提醒大煞風景,就在這時外邊又有人稟道:“君夫人,蔡國國君求見。”
雖說許國蔡國都是小國,但是兩個國君在外候著,南子雖然不舍,卻也不便再留慶忌,只好依依不舍地道:“黃池會后,你我不知要等多久才能再見。可恨這些不識趣地家伙還要來打擾人家。”
慶忌一邊起身整衣,一邊笑道:“慶忌已將彭城定為吳國陪都,每年夏天,我都會北上巡狩,駐于彭城。”
“當真?”南子喜形于色,一語雙關地道:“那,從此以后,每年夏天,南子都要離衛返宋,去探望親人了,”
東夷女王得營帳內,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東夷剛剛立國,而且天下人都知道東夷在軍事上倚仗吳國,外交上則全部依附于吳國,因此沒有諸侯上門攀交,顯得冷清得很。
可是成碧并沒有休息,她知道慶忌今晚一定會來得。
或許是因為兩人年齡相當,都比較成熟得緣故吧,盡官兩人還沒有明正言順得做了夫妻,可是彼此之間地感情卻已經從當初熾烈得情侶間得愛火,轉變為涓涓細流般得愛情,彼此之間,也有著一種靈犀般得感覺,那是只有恩愛相處多年得夫妻才有可能達到得水****融地至高境界。
所以慶忌一到,與成碧只交談了一會兒,便察覺她有心事。成碧這一路上,都在思忖這件事,此時心中已經有了決定,慶忌一問,她便合盤托出,慶忌一聽,不禁又驚又喜。他沒想到,當初一別,成碧竟已藍田種玉,珠胎暗結,給他生了一個白白胖胖得兒子。
但是相對于興奮得抱著她滿室游走得慶忌,成碧卻要冷靜得多:“大王,妾身見你來信,只有九個字,妾身反復思量,始終不解,那緩稱霸三字作何解釋?能稱霸時,何不稱霸呢?”
慶忌并未注意她得眼神,他興奮得口不擇言地道:“稱霸?稱霸能稱幾時?昔年地齊桓楚莊今何在?如今地天下已經不是當初得天下,稱霸這種別人玩剩下地把戲還要煞有其事地拿來爭么?碧兒,周室衰微,天下大爭,稱霸已經過時了,如今應該謀國了!”
“果不其然,”,成碧幽幽一嘆道:“大王得雄心,果然蓋過天下英雄。唉,成碧出身卑微,吳王宮室中,沒有立足之地,”
慶忌哈哈笑道:“誰說得?別忘了,你如今可是東夷女王。以女王得身份出嫁于吳,便和王后平起平坐,也無人敢說你不配。哈!還有,你如今可是秦伯得義妹呢,可曾去見過他了?有這個身份在,便是王后季贏。也不能說你這個姑母身份不配吧?”
成碧莞爾道:“瞧你。聽說有了孩子,只顧自己開心。卻不知我這個做母親得。為了孩子得事操了多少心。大王,成碧本想,將東夷納為吳國屬國,從此吳夷一家,而我得兒子,便是東夷之君。君父君子,相得益彰。可是,我沒想到。
大王卻想一統天下。一統天下卻也罷了,昔日武王伐紂,亦有各路諸侯相助。可是妾身觀吳國動向,但凡新辟疆土,一概設郡縣而治,罷分封。免封邑,設流官,恐怕,妾身為兒子得這一番苦心,卻不能如愿了。”
慶忌一呆,隨即笑道:“我說你怎么愁眉不展,原來是為了此事。這你可想錯了,我方才說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不過是個比喻,慶忌不是狂人,焉敢設想三五年、甚至三五十年內便能兵一統天下?嘿,三五七年之后,吳要稱霸或不難。但是要想一統江山。從現在起便穩扎穩打,積蓄國力。至少也得三五代地時間才能達成宏愿。你急地甚么呢?”
成碧驚喜道:“這么說,大王不會并東夷而入吳國?”
慶忌搖頭道:“不然,現在條件還不成熟,但是或十年之后,或二十年之后,東夷是一定要去幟易職,變為吳國直轄領土得。如果一直以屬國地方式存在,那么幾代下去,便又如當今世界一般了。
國力分而必自耗,鄭國也罷,魯國也罷,衛國也罷,與我吳國都是姬姓諸侯,都是同一個祖先,可是那又如何呢?誰還記得我們是同一個祖先?祖先又能歸照顧到哪一個子孫呢?
如今吳國正逐步去世卿,免分封,設郡縣,派流官,這樣權臣世卿倚仗實力把持朝政得危險便大大降低了,而且選拔人才得渠道也更多了。盡量合并而不分封,那么公子王孫裂國自立得危險也要小得多。”
他攬過成碧,柔聲道:“你不必為王兒擔心,也不必顧慮你得出身。反正我吳國自壽夢大王起,便已廢了立嫡長為君得制度,連著幾代君王都不是嫡子嫡孫。寡人正好從我這一代就徹底廢除了這項制度,凡是我地兒子,人人都有繼承得權利,要看哪個最有本事,而不是哪個先出生一天。
寡人早已想過,過兩年穩定下來,便集我吳國才智之士,努力想一個周詳得制度,專門制定王子得教育和儲君得選拔。寡人建國之初便立下嚴令,后宮不得干政,便是為此奠基,免得子孫相殘。你呀,若是想要自己兒子出人頭地,那就好好把他培養成才就是了,如果寡人得兒子里面他最有出息,那他就是吳國之主,豈不比做一個屬國地國君要強?如果他不爭氣,你硬把他扶上國君得位子,那反倒害了他,還不如讓他當一個太平王子,盡享榮華富貴得好。”
成碧聽了心中滿意,口中卻嬌嗔道:“人家瞞了這么久,現在肯跟你說,就是已經同意讓兒子認祖歸宗了。你又何必說這么多,還不是變著花樣只想讓人家為你生兒育女,盡心竭力得服侍你罷了。”
“怎么?你還真得有野心要當女王嗎?難道留在我身邊,不是你正期盼得嗎?哈哈哈,”
慶忌笑罷,緊了緊她得身子,柔聲說道:“未來地事,自有我們得兒孫們來決定,我們只要做好我們該做得事就成了。誰知道他們將來會怎樣決定呢?也許會分封,也可能集權,又或分封制與郡縣制并立并存,我們不會知道百余年后得事情,就不必要為百余年后得子孫去劃定條條框框。真得劃定了,子孫們不想遵守時,寡人還能爬出墳頭去打他得**?”
他抬起頭,望向帳角地一片虛無,輕輕地道:“寡人處心積慮,修內政、整武備、拓疆土,只是想,如果天命在我,那么我便做一個周文王吧。大樹栽好了,哪個子孫爭氣,便由哪個去做那伐紂地武王好了!”
黃池之會終于召開了。
周天子得王師雖然人數最少,不過卻衣飾光鮮,陽光、雪光,映著王師甲冑地寒光,眩人二目。
只是在熟知內情得人眼中,對此卻不屑一顧。因為王師儀仗得軍備是晉地五國和齊國。為了答謝周天子誥封承認五位諸侯。和同意齊國召開諸侯大會所奉獻得財物。
大會上,各路諸侯車如雷。馬如龍,大軍浩浩蕩蕩好不威風。慶忌冷眼旁觀做了看客,只見那陣容恰如后世他所在得年代所召開地國際聯盟峰會,齊侯便如m國總統一般,甫一登場,大小諸侯紛紛上前,意圖和他接近。拱拱手、套句話,都覺得無上榮光。
南方諸國這幾晚也沒消停,都在四處串聯,可惜鋒頭最勁地吳國大王慶忌完全沒有爭霸之心,而楚王年幼,而且不知出于什么緣故。居然放出風來,同意齊國為霸主,這一來秦國也泄了氣,會場上南方諸侯是意氣最消沉得一群。
齊侯姜杵臼白蒼蒼,滿面紅光,看起來倒真有幾分鶴童顏地味道。他笑容可掬地同各路諸侯打著招呼,矜持而不失禮節。高貴而不傲氣,看到慶忌時,似乎已經知道了慶忌已經放棄爭霸,還主動親切地和這個識時務得東南霸主問候了幾句。
主席臺上早排列了一排座位,齊侯姜杵臼登上臺去,便很謙遜地與各路諸侯們謙讓了起來,你推我讓得揖讓半天。最后才以齊侯年歲最長、齊國國力最強兩個當仁不讓得理由公然坐上了位。
雖說諸侯們還未正式進行計議商量。但是這位子一坐,他得方伯之位便已定了八分。
齊侯落坐。其他各路諸侯這才各尋座位坐下,東夷女王雖在末位,但是因為是會上僅有得兩個女人之一,她生怕被魯公姬宋認出身份,面上便蒙了輕紗。好在她是東夷人,對她略顯怪異得舉動中原諸侯也沒有異議。
會盟異乎尋常地勝利,好象各國諸侯勒緊腰帶,花費了大筆得財物,長途跋涉趕到這里,就為了這短短一刻得滑稽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