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看得多爾袞臉上意動,程文芳心中大罵道,豎子,不足以謀! 聽到行那開疆拓土之事,多爾]已經大為心動,聽到眾人如此的豪言時,多爾袞身上的熱血也沸騰起來從位置上大聲道:“諸位當真有把握?!” “攝政王放心,大明士兵目光短淺,見小利舍大義,又善欺弱怕硬。若是對上大清浩浩鐵騎,焉有反抗之理。”一旁默不作聲的多鐸終于言道。多鐸一直與明軍交手,自然深知明軍地根底,他的話可信度極高。 多爾袞聽得大喜,先前地愁容一掃而空:“寧完我真仍孔明之才。” 滿清上下喜聽三國,常常喜歡拿自己或朝中人物與三國人物比較,甚至癡迷到現實與三國混淆的地步,據野史記載,康熙時,皇帝憐憫一名侍衛跟在自己身邊多年,有意對其封賞,將他封到荊州將軍,左右都來道賀,那名侍衛卻愁眉苦臉,人問之,侍衛卻道:“吾此番死矣,荊州仍關瑪:(爺爺)死地,吾去荊州,豈不被東吳所滅?” 由此也可知,滿人對三國演義癡迷到何種地步,據說許多滿人兵法都是學自三國,多爾袞也不例外,直接拿寧完我與諸葛亮相比。 程文芳暗中一陣長嘆,若是洪承疇在此便好了,多爾袞對其兵法見識尤其看重,有他出言劃策,必定能阻止多爾袞南下打秋谷之意。可惜,洪承疇聽從阿濟格之言在進攻山海關之明被擒,而后押往京師。被崇禎來個三寺會審,被定為通敵賣國罪、殘殺同胞罪,當即游街示眾,給百姓用石頭生生扔死,爾后將其人頭懸掛于城門三天三夜,最后葬于亂墳崗。被譽為大明第二大漢奸地洪承疇,當真是死了也不能去見祖宗。 想到此處,程文芳心中驚栗不已,若是自己給捉會大明,只怕會死得更慘。不行,大清不能滅亡!現在自己與大清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是大清倒了,自己也會悲慘的死去。既然多爾袞想南下,那就由他吧,不過,得想些法子讓他們驚覺些,免得入了大明地圈套。 于是,程文芳又出言道:“既然攝政王與眾位大臣一致同意南下,臣有些建議,希望能對此次南下能有些許幫助。” “剛才程先先可是不同意南下的哦。怎么這么快就改變主意了。”寧完我譏笑道,“可真比草原上的變色蛇還厲害。” 為了自己的生命要緊,程文芳不惱反而陪笑道:“太傅見笑了。” “程先生有話不妨直言。”多爾袞還是想聽聽程文芳有什么意見,既然南下了,就要做足充分準備。 “正如臣所猜測,山東境界必定布有重兵,臣希望南下之師須避其主力,擇小鎮而掠之。若遇重兵所違,當棄所擄之物而突擊回朝。”程文芳耐心的道,“若避不開其主力,當分兵擾之,以弓箭之遠程打打擊,以騎兵之度與其纏斗,好令另一隊可從容掠壯丁搶糧奪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