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巧借西廂-《西廂記》
第(1/3)頁
話說張生在大雄寶殿巧遇鶯鶯小姐,驚為天人,一時間神魂顛倒,也不知道是如何向法聰告辭的,一路上失魂落魄地返回城里,已經(jīng)是萬家燈火了。張生迷迷糊糊地只顧往前走,竟然走過了狀元坊客寓。這時恰巧店小二立在店門口招呼客人,一眼看到張生低著頭走過,認出是今天上午來住店的客人,出去游玩,奇怪他如何不回客店,連忙上前招呼。
小二喊道:“喂!公子爺!”
張生正在出神之際,聽得背后有人招呼,就立定回頭一看,原來是店小二,心想,你叫我干嗎?
小二說道:“公子爺,您走過頭了,請里邊坐吧。”
張生這才有點清醒,原來走過頭了。他機械地跟著店小二进店,小二把他送上了樓。
這時,琴童正在著急,公子出去游玩,原來說好回來吃午飯,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吃晚飯的時候還不見回來,真讓人擔心。忽然聽得樓梯聲響,趕忙開門一看,見主人精神不振,有氣無力地回來,一进房門,就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小姐的倩影一直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叫他如何安定得下來?
琴童說道:“相公,吃晚飯吧。”
張生呆呆地坐在一張椅于上,愁眉苦臉,一言不發(fā),看著桌子上的菜肴,視而不見。
琴童想,壞了,相公早上出去還是神清氣爽,現(xiàn)在回來卻成了一個呆子,莫非在外面撞到了什么邪祟,著了什么魔?讓我再叫叫看,就叫道:“相公,相公!吃晚飯吧!”
張生還是不開口,現(xiàn)在他所考慮的是如何能夠和小姐接近。直接去求婚嗎?非親非故,素無交往,吃了閉門羹,那多難堪。不行。魚雁往還,紅葉傳書嗎?有誰能把情書送到小姐的手中呢?也行不通。這個辦法不好,那個辦法不妙,左思右想,弄得滿腹經(jīng)綸的解元相公一籌莫展,不覺自言自語道:“小姐啊小姐,這叫我怎么辦呢?”
琴童一聽,嚇了一跳,什么“小姐啊小姐”,看來一定是撞到女妖怪了,忙叫道:“相公!相公!你醒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張生還是呆呆地坐著不回答,只是翻來覆去他說:“怎么辦呢?怎么辦呢?”
琴童想,相公今天大概碰上了棘手的事,能讓他說出來,也好替他出出主意,幫他一把,就說道:“相公,你有什么難辦的心事,說給小的聽聽,也好讓小的替你想想辦法。”
張生聽了,一想倒也不錯,琴童鬼點子多,說不定“旁觀者清”,他會有個把餿主意的。張生也是病急亂投醫(yī),就對琴童說道:“呀,琴童,你哪里知曉,今天我閑游普救寺,在大殿上無意遇見了一位才貌雙全的小姐,可稱是絕世無雙,天下第一。”
琴童道:“有那么美?擦點眼药,看看罷了,她也許沒把你放在眼里呢。”張生搖搖頭說道:“不,你錯了!小姐在臨去時對我秋波那一轉,傳給我無限情愫,這分明是有情于我,我的艷福不淺,我怎么能辜負小姐的一片心意呢?我是一定要娶小姐為妻的。”語氣非常坚決。
琴童道:“相公,你且慢一廂情愿。你別光顧了面貌長得美,她是什么出身,你知道嗎?”
張生道:“她是已故相国崔鈺之女,相国千金,出身高貴,我去娶她,也有點高攀了。”
琴童疑惑道:“相国千金怎么會住在和尚廟里?”
張生道:“她確是相国千金。她是隨母扶柩回故鄉(xiāng),避亂暫時寄住在那兒的。琴童,你有什么良策成就你家相公這件好事?”琴童道:“別想得太美了,小姐看上了你,她家老夫人不見得也看得中你。”
張生道:“這倒奇了,我娶的是小姐,又不是老夫人。她看得中看不中與我何干?”
琴童道:“豈不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嗎?況且,如果老夫人中意了,那‘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張生道:“我心急如焚,也顧不得許多了,只要小姐有情就行。還是拿良策出來吧。”
琴童道:“依我看,還是明天到蒲關去吧。”
張生道:“我蒲關不去了。”
琴童道:“你不去見杜相公了?”
張生道:“去是要去的,等我和崔家小姐成婚以后,我們夫妻雙雙去拜訪義兄,那有多風光!”
琴童摸透了主人的脾氣,他所決定的事,九牛拉不轉,沒有別的辦法了,只有和主人“同舟共濟”,一心一意地幫他完成這一件一廂情愿的婚事了,就說道:“相公,你要達到這個愿望,像這樣飯也不吃,胡思亂想是沒有用的。”
張生道;“那可怎么辦呢?”
琴童道:“現(xiàn)在先給你出一個好主意,就是先吃晚飯。”張生道:“我實在吃不下去。”
琴童道:“相公不吃,琴童也不能吃,我餓著肚子是想不出妙計的,只要一吃飽飯,我的計策就在肚腸旮旯里給擠出來了。”琴童是關心主人的身体,想法子讓張生吃點飯,其實哪里有什么良策。
張生道:“那你先吃好了。”
琴童道:“相公不吃,我也不吃,計策也想不出。”
張生沒辦法,誰叫他“聰明一世,糊涂一時”的,無可奈何地說道:“好吧,斟酒來。”
琴童一聽主人要喝酒,說道:“相公,喝酒的時間長,萬一你喝醉了聽不清我的計策,豈不要誤事嗎?就吃飯吧。”
張生覺得也對,就食不知味地三扒兩扒吃了一碗飯。連忙說道:“琴童,快把你的良策說出來。”
琴童正在往嘴巴里扒飯,聽得張生在問,趕紧囫圇吞下,長長舒了一口氣。說道:“啊喲,差一點把我噎死了!相公,你倒讓我把飯吃完了也不晚嘛,現(xiàn)在把我的良策給咽下去了。”張生有點光火了,說道:“咄!狗才!就數(shù)你拖拉。還不快吃!”琴童見主人光火了,沒辦法,只好也三下五除二地把飯扒完,把飯碗一扔,說道:“相公,你看怎么辦呢?”
張生道:“笑話!我飯也吃了,你飯也吃了,你的良策應該擠出來了,怎么問起我‘怎么辦’來了?快些把良策拿出來!”琴童裝作思考的樣子,磨蹭了一會,說道:“相公,計策倒被你逼出了一個,但是良不良可不保險。”張生道:“先別管良不良,說出來讓我鑒定鑒定。”
琴童道:“相公,你要成其好事,一定要設法住到廟里去,這叫做‘近水樓臺先得月’也。”接著說道:“如果能借一間半間僧房,只要有耐心,總會成功的,真所謂‘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也。”
張生一聽,不覺大喜,搖頭晃腦地說道:“妙啊!好一個‘近水樓臺先得月’呵!果然是良策。琴童,你從前糊涂,現(xiàn)在變得聰明起來了。”
琴童道:“我本來就聰明,從未糊涂過。”
張生道:“事成之后,重重有賞!”
琴童道:“謝相公!”嘴里說謝,心里卻在說,八字還沒有一撇哩,這份重賞太玄乎了。
主仆二人商議已定,且等明日到普救寺去借僧房。琴童是沒有心事的,倒在床上就打鼾。張生卻輾轉反側,盡在擔心:長老在不在,僧房肯不肯借,如何措辭,能不能再和小姐見上一面,將來。。胡思亂想,翻來覆去睡不著,直到天快亮的時候,才合了一會眼。待到鸡叫頭遍,立刻起身,叫起琴童,匆匆梳洗了一下,就要出門。
琴童道:“天還沒亮,這么早跑去,和尚還沒起身哩,去也沒用。”
張生道:“你那里知曉,去晚了,長老又出去赴齋,豈不誤了大事?還是早去的好。你在家收拾好行李,等我的好消息吧。”說罷,大步流星地走了。
琴童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自去收拾行李去了。
卻說法本長老,昨天出去赴齋,很晚才回來。所以早上起來,就喚法聰道:“法聰,法聰!”
法聰聽得長老呼喚,趕忙從屋外进來,問道:“師父,有什么吩咐?”
長老道:“昨天有人到此嗎?”
法聰道:“有一位讀書相公來拜訪師父。”
長老道:“是何方人氏?可曾留下姓名?”
法聰道:“他說是洛阳人,姓張,名叫君瑞。”
法本長老原是一個飽學之士,對于當時一些有名的讀書人,也相當熟悉,一聽徒兒說是洛阳張君瑞,就知道是當年的神童,現(xiàn)在的洛阳才子張珙張君瑞。長老早就想結識這位才子了,現(xiàn)在居然前來拜訪,心里很是高興,可是來而不遇,未免有點遺憾,不知道今天還來不來?就對法聰說道:“張君瑞乃當世才子,請都請不到,沒有見到面,很是可惜。你到山門外去看看,今天也許他還會來,就趕快來報知,我要親自出迎。”
法聰答應道:“是!”心里卻想,什么也許不也許的,菩薩都不用問,今天肯定到,那位活觀音早把他牽系住了。
說曹操,曹操就到。法聰剛到門口,張生已經(jīng)舉起手要敲門了。恰巧法聰開門,險些敲在法聰?shù)亩d頭上,倒把法聰嚇了一跳。張生缩手得快,見是法聰,忙打招呼道:“小師父早!”
法聰見是張生,說道;“張先生早。”
張生問道:“長老在嗎?”
法聰道:“小僧奉了師父之命,特來迎接先生的。”張生道:“不敢當。”法聰道,“師父還命小僧見了先生,回去稟報,師父要親自出迎哩。”
張生道:“小生何德何能,敢勞动長老法駕!”
法聰道;“先生稍候,待小僧进去稟報。”說著,就要往里走。
張生把法聰叫住了說道:“小師父且住,小生和你商量一事,未知可行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