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柴米油鹽醬醋茶-《重回九四》
第(2/3)頁
郭去大伯也來了,他家的孩子還在縣里上高中,他必須得攢夠學費錢,所以昨天給他家割的五斤野豬肉,也被他大伯拿到街上賣了。
他大伯都親自來了,那自然就要買他家的米,最后秤了五十斤米,給了他大伯一百塊錢。
從這數據上就可以看出這米有多貴,有著前世記憶的郭去,他仔細回想的米價,發現九四到二十一世界,米價都定格在兩塊錢一斤左右,而到了一零年后,米價在兩塊到三塊之間徘徊。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九十年代的米有多貴,難怪許多人家吃不起白米飯。
然而一百斤米能吃多久?兩個月?不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能吃完!
那么也就是說,他手中的錢根本用不了幾個月!
米價這么貴,可是接下來郭去又發現,油也不夠了。
因為這幾天不僅飯是白米飯,就連油也放的比平時多一倍,就這樣,他依舊不滿意,嫌放的油少了。
作為一個后來人,還是一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的確不習慣這時代的人們的節約。
這時代,人們吃飯,往往一頓飯,若按后世的小碗來算,一個大人就要吃五六碗,甚至有七八碗的!
原因就是菜里少了油水,再加上白天農活很重,基本上都是忙碌一整天,晚上回到家時還是饑腸轆轆,如此也就不必驚訝人們的飯量了。
一個月后,家里的油已經沒了,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竟然吃光了,原本準備吃一年的三罐油中的一罐,具體起來就是六十多斤豬油。再加上上半年吃的,三罐油也所剩無幾。
郭去試著到街上買了五斤菜仔油,想要豬油兌菜油炒菜。
可是,老爺子卻皺起了眉頭,菜籽油他吃不慣,他沒說出來,依舊默默地吃著,而郭去自然不能當做沒看見。
所以,五斤菜籽油吃完后,他到街上買了五十斤“坐草墩”,也就是豬屁股肉,老家人喜歡叫坐草墩。
豬身上最肥的部位,也是最下油的部位。
“哎呀,這么大塊豬屁股肉,那得多少錢???”老爺子到街上去背豬屁股肉時,止不住的心疼。
“肚子里有油水,才有力氣干活啊,這肉啊,必須得買?!?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這個家里,已是郭去當家了。
也正是到此時,他才知道“不當家不知油米貴”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