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跟孫承宗這個帝師向來不對付的,魏忠賢當然看到彈劾對方的奏書會感到高興,尤其是還不是他手下人進行的彈劾。 朱由校聞言收起懶洋洋的姿態,伸手過來,素衣漢子魏忠賢很有眼力見的將奏本送到他手中。 翻開一看,皇帝也不由漸漸皺起眉頭。 文中那些什么戰略戰術之類的辯論朱由校也不去在意,這方面朝中諸臣但凡自詡懂些兵法的, 早就掰開了揉碎了的講過好多遍了,無非是戰是守兩種選擇,但兩邊各有支持者,至今也沒有議出個子午卯酉來。 朱由校心中是傾向于守的,唯獨他那老師的一番戰略部署耗費太多這一點卻是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畢竟朝廷缺錢,內帑里都要跑老鼠了。 看罷奏書, 天啟帝面色一陣陰晴不定。 半晌才道: “孫師德高望重,兵法謀略亦是高明,不過遼東防線確實花費巨靡, 戶部那邊三兩日的在朕面前哭窮,可朕的內帑也是吃不住啊!” 一旁伺候的魏忠賢心中就是一喜,趕緊道: “那皇爺可有何打算?” 朱由校聞言明白自己這大伴的意思,魏忠賢與他那老師孫高陽有些不對付他也是知道的。 要是選擇令孫承宗停滯布防計劃,那就順著兵科給事中李魯生這篇奏本的意思,順水推舟的拿到內閣上議一議,那些閣臣們多半是會支持這么做的。 不過他心里其實是愿意支持自己老師計劃的,因為半途而廢的話,那么先前的一番努力和花費豈不都白費?且這樣也可能引發不利后果,讓建奴那邊繼續做大。 但要是不制止孫承宗這樣繼續下去,其中花費朝廷也委實吃不消。 正在這時,就聽一旁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道: “孫高陽這戰略雖免不了勞民傷財,但也不乏是一個應對遼東局勢的笨辦法,如今敵勢不明,且我方局面不利, 那么步步為營、見招拆招方是上策。任何膽敢有妄談奇謀, 或言‘五年平遼’者,多半是邀買名聲之輩, 陛下盡可貶之、殺之!” 這話一出,上首兩人齊齊一驚,因為皇帝在這里納涼順便取閱奏本只是臨時起意,只有魏忠賢與幾個侍衛在側,連伺候的內侍都在殿后待命不敢近前。 終明一朝,除了司禮監這樣的內相有披紅之權,皇城里對其它宦官干政還是十分忌憚的。 所以這突然出現的聲音才會讓兩人一驚,然后魏忠賢這位權傾朝野的大太監頓時喝斥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