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似乎也不錯-《熬鷹航空業》
第(2/3)頁
然而,中四項目作為共和國的第一款第四代隱形戰斗機,甚至在國際上也屬于絕對的高科技,即便整個項目為了趕進度,最后選擇了使用部分三代半的技術,但總體設計的時候,也依舊是不斷暴露出問題。
現在能夠保證后續改進過的時間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要說抓緊時間把之前延遲節點搶回來,這絕對是難以做到。
但是大領導的迫切需求,似乎又是必須要滿足,那么思前想后,也只能是拿出另外的東西來吸引大領導的注意力。
“明白,我們一定抓緊時間,爭取把中四項目落下的進度追回來。不過,這次我們中航西南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匯報,這主要就關系到民航飛機制造。”
對于中航西南的民航客機業務,大領導還是很滿意的,再想起自己首次登上MPC-75公務機的時候,心里都還是略微有些激動,畢竟是第一個坐上共和國自己量產客機的大領導,不一樣啊!
正因為如此,對于前不久中航西南已經定型交付C-818窄體干線客機一事,大領導當時還特意提出了口頭表揚,甚至前不久還特意下發了一份關于《振興民航客機工業的重要性》一文,這也是對中航西南民航客機業務的支持。
這一次,楊輝又會搞什么東西,C-818已經服役,在民航客機制造領域,中航西南好像在短時間也拿不出什么項目了吧?
然而,民航制造業的彎彎繞,絕對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夠理清楚,至少現在這個時候的中航西南就不敢說已經在窄體干線客機市場完成全部布局。
要說起來,這C-818確實已經定型交付,并且正在不斷地量產當中。但是,僅僅這樣就能夠滿足窄體干線客機市場的需要,C-818系列就能夠和波音737系列、空殼320系列相抗衡?
事實恐怕還并非如此,對于中航西南旗下窄體干線客機產品線,現在還是有很大不足之處,甚至整個集團上下都對此非常清楚。
“我們的民航客機領域有C-818成功打下了基礎,但是我們還遠遠不夠,我們計劃發展C-818的衍生型號,也就是在C-818的130座基礎上,發展出一款150座的C-819客機。”
第(2/3)頁